第263章 甚得民心
对于薛居正来说,当官家其实并不是没有好处。
他作为大宋,甚至是有史以来,除了尧舜之外头一个被真真正正的“禅让”,且完全没有军权的官家,被放在铁板上烤是肯定的了,满朝文武到底会如何看待他这个官家谁也说不好。
但留名青史,甚至是浓墨重彩却是肯定的了。
而且他也不打算干到死,他目前的打算是先干个几年,然后就退休将位置甩给下一代储君。
那他本人既然是官家退休,难道还能重新回去干他的三司使么?
说白了那能去的地方就只有一个了:商行。
也就是说这当官家,完全就是做商行股东的捷径啊!
这几年里他当然也不能只当个任凭摆布的泥菩萨,因为赵家想要的并不是一个泥菩萨,否则他们家退下来干嘛?试验么,自然得有个试验品的样子,赵家想看的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官家能做到什么样的事,又不能做什么样的事。
所以对薛居正来说,最好就是能在自己的任期上完成一件大事,而且提起这件大事的时候天下人,史书都会认为是他的功劳。
这样,他带着这样的一桩功绩,就可以安安稳稳的退休,甚至在董事会中也拥有一席之地,他的后人甚至也可以做商行的大股东。
青史留名,他老薛也算是没白当了这个官家,没白折腾了这么多年。
目前的大宋,大概有以下几件事情称得上战略工程。
其一,是朝廷改礼,也就是彻底放弃了所谓的周礼,在搞符合大宋国情的君臣之礼,目前的牵头人是赵光义。
为了方便,赵光义甚至还亲自担任了礼部尚书。
说白了就是要限制军权么,比如,目前的皇室消费已经被牢牢的限制,每年多少都有预算,所有的销和其他的朝廷衙门一样,都要在度支司过一手,只有度支司同意了,这个钱才能得出去。
虽然这薛居正已经当了十来年的三司使了,度支司上上下下都是他的人,但在这件事上,沈义伦充分的展示了什么叫做反骨都长在脸上来了,面对这位老领导,他几乎把能卡的钱都给卡住了。
钱?
当个皇帝你什么钱。
后宫嫔妃?
赵匡胤的媳妇们现在是商行在养,你什么钱。
东厂,西厂,内厂现在的处境也非常尴尬,但好在赵光美极力做主,不但让度支司同意了他们每年的财政拨款,更是用商行的力量给了他们一定的产业,让他们拥有了一定的财政自主权。
反贪的这个事儿是必须有一定独立性的,否则,反个屁。
类似的措施也都不少,比如最近赵光义就一直在重提门下省,着重提高了御史台的地位与门下省合并,正儿八经的重回了一把古制,正儿八经的重提封驳之权。
也既是,以后皇帝的命令也必须通过门下省的审核才能推行天下,而门下省的成员则包括政事堂的几大宰相加几个参知政事,暂时负责门下省议事的则是御史台的张霭。
言官们终于可以肆无忌惮的怼官家啦。
第二件大事就是军队改革,也就是要创建海军,裁撤禁军。
不过这件事是赵匡胤亲自抓,他这个所谓的官家,在太上皇面前那不就是个屁吗,里外里这事儿跟他就没有关系。
军队的事儿,可以说他是碰都不能碰的。
剩下的还有几件大事,比如说赵德昭主导的西南大开发,亦或是刘光义等人在筹谋的攻略南唐,此外还有东南,西北,哪边都能做出一番大业。
当然了,还有赵光美现在一直念叨着的奴隶遣返问题,这也都是大事。
可是这么多的大事,他这个官家的能力有限,是不可能都管过来的,而且任何的政策都有副作用,而且有些事他在这其中能起到的作用也很有限。
奴隶遣返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大宋已经富足到周边异族会主动过来自己卖自己的地步了,想通过一纸政策就解决这个问题,纯属痴人说梦,这非得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不可,不是一年两年的事儿。
而且这个奴隶问题分明是个远忧,不是近患,至少目前为止,这些奴隶们还很乖,绝大多数也没到自由期。
反正城里的奴隶也都是以女奴为主,女人,能干出什么大事来?大多数估摸着十之八九还是嫁给宋人当小妾的,而只要做了小妾,那出什么问题就都是家庭伦理了,跟朝廷有什么关系?
虽然数据显示,大宋现在和离的夫妇越来越高,开封府甚至都开始统计和离率了,不过至少在薛居正看来这根本不是什么大事。
他这个官家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且只打算干几年,至多不超过五年,自然不能把精力放在这种短期不见效果的事情上。
所以首先,薛居正打算大批的提拔新儒学派的官员,然后想办法让朝廷拨款加大对民间的教育投入,除了六经等儒学经典之外尤其要重视职业教育。
赵光美和赵匡胤本质上都是退出了朝廷的,但是赵光义人却还在朝堂之上,此人在朝,对自己这个官家的掣肘实在太大,赵匡胤和赵光美要是不管,他基本就只能做这齐王殿下的提线木偶了。
这也不是赵匡胤和赵光美想要看到的结果,没有试验意义啊也。
而除了这件事之外,薛居正打算将精力,放在新农作物的种植推广,新粮种的选育培养,费的推广使用等一系列的农业生产改革上。
所谓的社稷安稳,不就是五谷丰登么。
再多的宏大叙事,什么开疆拓土,能够反映到普通老百姓身上的好处,都不是那么显而易见的,再说赵光美和赵匡胤珠玉在前,他就算干出再多的事儿,也注定会被挑挑拣拣,也一定会给人一种没啥大不了的感觉。
毕竟,一个完全集权的统治者,他做的任何好事都会被人民所牢记,而一个不能集权,像他这种通过选举接班的方式上位的统治者,做得好是应该的,稍微做得差一点就会被骂昏君。
这其实也是赵宋不做家天下的原因。
那,他何不把精力放在那些真正能够立竿见影的事情上呢?
农业改革相对立竿见影,而且这个活儿就是三司在推,他熟悉啊。
而这件事,其实跟赵光美所要推行的奴隶遣返制度,是有一定的冲突的,因为现在的大宋真正干那些比较辛苦的农活儿的,尤其是集体农场负责种地的,现在都是外地来的农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