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浴火重生
迁都之事一出,很快便是哗然一片,且这个时候去提,用意自然也更明确,就是搅和,直将赵光义给气得都破防了:“搅吧搅吧,你们就互相搅吧,什么时候把咱们大宋搅和的黄了,你们就高兴了!你们就搅吧!”
这明显是早就跟赵匡胤商量好的事,迁都啊,这么大的事儿,赵光美这头一提,赵匡胤马上就顺水推舟的应下,对这开封地区的繁华居然一点都不迷恋,一点水都没有的就同意了这迁都之事。
直接将议题从要不要搬,变成了怎么搬。
根本不给人反对的机会。
然后,赵光美便直接拿出了一张所谓的洛阳规划图,然后挨个部门的聊天,商讨各衙到时候具体设立在哪些位置,应该怎么建设,扩编还是缩编,留开封还是搬洛阳,以及官邸宿舍怎么建,等等,提出了要给每个衙门都单独建造一个属于这衙门的大院。
整的那些罢工的,不配合的京官,这会儿都有点傻眼了。
好好的逼宫,逼到一半,逼不下去了。
这种事毫无疑问是各个部门的大事啊,不止是部门福利的问题,扩编缩编同时也是权力大小的事,更是牵扯到下边无数胥吏和小官的事,权力的蛋糕就那么大,伱不分,别人就给分走了,到你手就是残羹冷炙了。
洛阳城虽然空旷,但核心的城区也是就那么大,你不积极,好位置就让别人给拿走了。
就搞得那些想给赵光美一个下马威,不肯配合的人真的很难受。
毕竟,赵光美这次不是冲着京官来的,除非是真的利益相关,否则光是斗气,党争,政见不合的话,这个气斗得实在是有点太亏,且谁敢在这个时候故意跟赵光美作对导致整个衙门的利益受损,那是要犯众怒的。
官场上,上级领导和下级手下,两头总得至少占一头吧。
结果这所谓的罢工逼宫自然就搞不下去了,没几天,一个个的就都舔着脸找赵光美商议分房的事了,尤其是刑部,赵光美说要调阅这四千斩雄武卒的卷宗,当天就给他归纳整理好了。
毕竟沦落到充军,斩雄武卒这个地步的都是重刑犯,根据赵普的新法,这种重刑犯必然都是有据可查,卷宗详尽的,按常理来说不会存在没资料或卷宗不详尽的情况。
当然,真出了的话那也不用查案了,从刑部到臬台,从知府到知县,这一条线就都可以撸下来甚至是准备流放了。
这招破的,还真是秦王风范,没有半点的妥协退让,甚至反倒是让那些文官主动摆出了低姿态来讨好。
御史台,大理寺,刑部,至少京官层面在这一招面前便阻力全消。
却见石熙载道:“殿下,这迁都之事,如今看来恐怕是已经无可挽回了吧?这……我听人说,秦王殿下似乎是有意要在洛阳设立河南尹为总监工。”
“嗯?”
赵光义闻言还真是一愣。
“监工?河南尹?他自己不监?”
“市面上都说,朝廷虽然搬迁,但商行未必会搬,开封就算不做京师,也仍会是天下第一繁华富庶之所在,做东西两京制,这……实不相瞒,府中的同僚无不对此事惦记着呢,却是不知这市面上的消息,到底有几分真假,秦王这人……”
说着,石熙载还情不自禁地苦笑了出来。
赵光美这人最让人无奈的地方就在于他有什么事很少走朝廷的官僚系统,甚至是有意绕开系统,属于是非必要不上朝的选手,有轻视的时候直接跟赵匡胤私下就说了,赵匡胤一点头,直接安排商行的人钱就干了,六部九卿都当个摆设一样。
以至于即便这石熙载现在作为开封府推官,赵光义的左右手,也完全不知道赵光美放出来的消息哪些是真哪些是假,都没地打听去。
“两京制啊。”
赵光义不自觉地也认真起来了。
因为此事如果为真,那么其实这个河南尹和洛阳总监工的位置,反而他才是最合适的,甚至开封府尹的这个位置暂时也没必要去掉。
谁让他们老赵家兄弟少,一共就这三个人呢。
然后他也愈发的不得不佩服赵光美了。
这是一箭,好多好多雕啊。
赵光义毕竟是当了许多年的开封府尹了,根基就在开封,虽说并不怎么实际处理开封府的政务,但至少两个推官都是他的人,他的立场当然是不愿意迁都。
历史上他跟赵匡胤决裂也是因为迁都。
不过此时的他在这件事上却是完全无能为力,根本不可能像历史上一样甚至能公然跟赵匡胤叫板甚至还叫得赢。
因为原本历史上实际阻拦迁都的本来也不是什么文官,是禁军不乐意换地方,二十万的驻京禁军好多都是已经成家立业的,好端端的换个首都全家都得搬肯定是不方便,且原本历史上的宋朝财政都穷成那样了,赵匡胤哪有钱给这二十万兵卒,和他们的家属在洛阳重修兵营?
说白了就是准备不充分。
而赵光美迁都却是不同,因为这些将士们本来就都已经在惦记换军舍了,这大半年的时间,房地产市场如火如荼的,甚至已经是商行最重的一块利润来源了。
换洛阳驻防,这相当于是一张白纸重新画,整个规划上是建设几个超级大的军事小区,一口气将二十万驻京禁军,甚至是十万驻边禁军的宿舍都建出来,且每间房不小于七十平,至少两室一厅,通电灯,甚至还可能通上下水。
禁军的将士们都巴不得赶紧迁都了换新房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