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威胁
宋建隆元年的时候,太祖皇帝赵匡胤做了一点微小的差事。
隋唐两朝建了不少的运河,而这大运河的第一期工程,便是这通济渠了,通济渠自郑州出黄河,沿路经过鸿沟、蒗荡渠一直到盱眙境内的淮河,总共长至千里,后来开封以上的河段被称为汴水,开封以下的,便被叫作蔡河了。
那宋太祖做得事儿,就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导汴水入蔡,因为在唐末的时候,蔡河便因为黄河改道等各种原因堙废,宋太祖开浚蔡河从开封至通许,沿河设置闸门、调节水量,一直通过扶沟、太康、宛丘等地,至此工程过后,蔡河水量大增,漕运畅通,曾经有着“舟楫相继,商贾毕至,都下利之”的场面,后来女真南下,两国交战近二十年,这条河也就渐渐的失去了往日的热闹,连带着通许……此地本已升置为县,名曰‘咸平’,靖康之变过后,虽然名字还是不改,但实际上周围大伙儿都只叫它为通许镇,而不称为咸平县了。
都知道开封有四渠,当年就是靠着这四渠,让“京师周围八十里,人口百余万”,后来杜充那厮妄图以水代兵,阻止金人南下,竟然直接决河东流,让黄河夺淮入海,从北入渤海变成了南入黄海,而从那以后,黄河主流变的越发的迁徙不定了起来,泗水、汴水或者涡水、颍水,看龙王爷的心情随机挑选一条河入淮,或者同时分入几支入淮,但不管是从哪里入淮,对于沿途的百姓生计来说,都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如今蔡河几乎是处于一个半荒废的状态了,自打宋太祖疏通了其开始,它为大宋一直效力了近二百年的光景,都说是沧海桑田,远远的瞧着这河,刘邦还是回忆起了一些事情。
这里就是鸿沟了,虽然它的模样变了许多,名字也变成了蔡河,但它就是鸿沟,当年与项籍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这地方再怎么变,他到底还是认了出来。
当时在荥阳打了四年,楚军士气越来越旺,对汉军非常不利,纪信因为长得像自己,便建议自己开溜,他则假扮自己的模样出城诈降,后来项羽发现上了当,便把纪信给烧了……再到后来,便是划鸿沟为界。
纪信到底是个好小子,只可惜死得稍微早了些。
刘邦就是这么个人,他不是个矫情的人,可往往在一个莫名其妙的时候,就会想到一些个莫名其妙的人来,想着他们已经死了,又想着他们活着时候的事情,想来想去,没有喝酒,也把自个儿给想醉了。
就像是后来一统天下之后,大伙儿都把纪信给忘了,唯独刘邦自个儿记着,便把他的家乡从阆中给单独拎了出来,御赐了个‘安汉’的名字。他不知道的是,唐朝以汉类比,唐武德四年的时候,唐高祖李渊特地把已经改名为南充县的安汉县,将纪信的家乡又给单拎了出来,新置了西充县。
你看吧,这些个皇帝总是在蛛丝马迹的细节上头做些和传承有关的事情,刘邦是不知道,知道的话,他只觉得自己那日在关王庙里头说的话更对了。
汉亡了吗?
他大汉的将军,照样是大唐大隋大宋的将军,他刘邦记得并且怀念的人,照样是别的皇帝同样记得而且怀念的人。
汉没有亡。
这种感觉,在天亮之前,大军已经到了通许的外围,再有个十几里路的功夫,就能到那通许的时候,变得更加的强烈了起来。
“一路过来,连个人影都瞧不见,这里偏生立了座庙,也不知是拜的哪路山神。”
他们那么多人,动静那么的大,金兵的斥候只要不是瞎子,现在早已经是把消息给传了回去,反正都要到了,大伙儿赶了一夜的路,停下来休整休整,也是应该的。
而且他来到了故地想到了故人,现在正是缅怀的时候,稍微让自己停一停,反而容易打起精神来。
听见皇帝这么说,边上的人早已经是习惯了赵官家偶尔失去的常识,郭药师难得有在他面前卖弄的时候,笑道:
“您倒真是不食人间烟火了,连城隍爷的庙也认不得。”
城隍两个字刘邦当然知道,已经里头就有卦辞说‘城复于隍,勿用师’,这城是城墙,隍的话则是城堑,两个字连起来,相当于是护城河的意思了。
这蔡河边上立了座城隍庙,倒也说得过去,刘邦哼了一声,直接大步迈了进去。
这里头不知道有多久没人来过了,蛛网结得到处都是,瞅着上方那个戴着四方帽的神像,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