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就是我觉得不合理的地方。”宁书艺点点头,“如果是一个把所有赌注都放在‘转正’这件事上,孤注一掷,只求成功,不许失败的人,一个那么在意崔海春的人,又怎么会冒着被发现的风险,给自己交往一个‘地下恋情’的男朋友呢?
并且这只是我觉得不大合理的一个方面,其他地方也还有一些暂时解释不通的地方。
比如说,我们都知道,崔海春在案发当天是有充分的不在场证据的,所以在现场杀害邬美芳的凶手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我们之前得出的结论——被雇来的。
如果说崔海春事先要保证自己不在场,而让一切看起来与他一点关联都没有,就需要确保那么大的一个公园,邬美芳一定会在指定时间通过指定路段,给凶手创造下手的机会。
崔海春如何能够确定邬美芳一定会按照指定路线,在指定的时间里到达指定地点,这中间不出一点岔子呢?
我们都很清楚,在命案发生之前,或者说发生当时,现场是一场有策划的快闪活动,并且现场还加入了‘洒红’这种环节,彩色粉末满天飞,场面可以说是十分混乱的。
在这种情况下,凶手除了需要知道邬美芳的相貌之外,衣着打扮也是一个重要的辨认条件。
可是偏偏那一天,邬美芳因为不小心被人弄脏了衣服,临时换上了在公园门口巧遇的夏世龙新给她买的套装。
咱们从监控里面也看到了,那天邬美芳更换衣服前后,服装风格和颜色各方面的差异都比较大。
那么这种情况下,事先对邬美芳并不熟悉的凶手又是怎么准确快速锁定目标并伺机下手的呢?”
“确实不容易。”霍岩想了想,也结合自己的经验得出了结论,“如果是远距离狙击,还比较容易得手一些,毕竟可以早早锁定目标。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凶手近距离下的手,而且从现场能找得到的监控画面和手机视频录像来看,凶手应该是一直埋伏在周围不起眼的地方,等到目标出现之后,给快闪团队发了开始的暗号,然后伺机靠近邬美芳,对其下手。
因为邬美芳半路被弄脏了衣服,到卫生间去清洗,更换衣服,所以服装、发型这些都有所改动,而一切发生的又很快,相当于凶手必须在邬美芳进入视线范围之内很快就发出快闪开始的信号。
否则早了邬美芳还没到,可能会因为过于拥挤而改道,或者开始晚了,邬美芳已经经过了那一处路口,错过动手的时机。”
“是啊,这种需要非常精准把控的操作,如果是崔海春本人在现场指挥操控,可行性和成功率都比较高。
换成一个不认识邬美芳的人,除非一路尾随,但我们又可以肯定邬美芳并没有遭人尾随。”宁书艺皱眉思索着,“就觉得这里面有一些经不起推敲的环节,过于巧合。
包括这一次的收获,有收获固然是好的,但是那么高档的一个小区,如果说保洁有偷懒的情况,没有做到每天清扫、擦拖楼梯间,这个我觉得是可能存在的。
但是从我们第一次去采样到现在,如果说楼梯上有什么油脂状的东西,为什么会一直没有被清理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