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投名状
五人头蒙黑布难窥真容。
带着手铐脚镣。
衣服是新换的,但能看到手腕脖颈露于人前的部位,有伤痕浮现。
此五人被带入房间之内,宋书堂心中便猜到万良想做什么。
他神色有些难看。
万良向小岸健太郎说道:“课长,这五人是特工总部前些日子抓获的军统行动组成员,今日冒昧带来想要庆贺宋书堂加入特工总部,不知道课长觉得如何?”
“这是你们特工总部的事情,你们自己商议。”小岸健太郎表示和他没有关系。
宋书堂阴沉着脸说道:“万处长这是信不过我?”
“此言差矣,没有信得过信不过一说,今日信得过明日信不过,后日又深信不疑,这种事情在我们的情报工作中屡见不鲜,就例如你我,昔年还是军统成员,如今也加入特工总部,日后就算是再加入军统局,只怕也没有什么好吃惊的。”万良神色很坦然。
在情报工作中。
这种反反复复的人很多。
往往也很有用。
所以会造成这样的情况。
确实出现过。
早年加入红党,然后加入国府。
在沪上叛变到伪政府。
经过国府暗中策反又被军统局所用。
这种人是存在的。
后来被发现再度叛变到伪政府,伪政府也接着用了。
就是如此的荒唐。
可偏偏在情报工作中,这种荒唐事数不胜数。
因此万良也不想听宋书堂说什么信任与不信任。
这个东西谈不上。
他指着面前五人说道:“就当是给伱的贺礼,怎么样?”
“我若不愿意要这份贺礼呢?”
“那我就有理由怀疑你身在曹营心在汉。”
宋书堂闻言去看小岸健太郎。
可是他此时根本就不看宋书堂,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
记者会已经召开了。
宋书堂演讲的稿子明日就会登报。
有照片。
还有录音会在电台广播。
换言之宋书堂对宪兵队的最大作用已经体现了。
至于你个人能力之类的,小岸健太郎觉得要不要都行。
所以现在哪怕是万良要杀了宋书堂。
小岸健太郎都不会管。
他的工作已经结束。
看到这一幕宋书堂算是明白,今日难善了。
其实当同意戴老板前来潜伏卧底的时候,他就料到了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只是他不能答应的太快。
至于这五个军统人员。
只怕他不杀。
也是不能活命,还要受苦。
双手注定是要沾染自己同胞的鲜血的。
这是你无法避免的情况。
被万良开始就摆了一道,加上小岸健太郎的前后变化,宋书堂气急而笑。
“万处长,你未免有些太瞧得起我,都安排来五个人。”宋书堂说道。
“你的威名我是听过的,这点不算什么。”
“杀了不可惜?”
“能死在你手里,可惜什么?”
宋书堂起身冲着宪兵招手。
小岸健太郎微微点头。
宪兵将手枪递给宋书堂。
刚入手宋书堂就从重量上判断出来,这里面是有子弹的。
真枪实弹!
小岸健太郎和万良也不怕宋书堂对他们开枪?
就不怕被直接打死?
不得不说两人也是有点胆量的。
寻常情况下这种时候会给空枪。
看宋书堂是冲着军统开枪。
还是冲着日伪开枪。
从而判断他的身份。
这样是安全的。
但小岸健太郎给的是真枪。
万良脸色有些变化。
他准备了空枪,谁知道宋书堂没有找他要,而是找小岸健太郎要。
万良更没有想到小安健太郎就真的敢给。
这宋书堂手握真枪,万良都怕自己被打死,这么近的距离之下很危险。
其实宋书堂也猜到了,万良应该准备了空枪。
可是他不想要空枪。
既然今天面对这种情况,早晚也难避免,索性宋书堂就一步到位。
同时也让同胞少受苦。
不然回到76号特工总部,也是被折磨致死,不如自己送行来的痛快。
握着手中的枪。
宋书堂上膛立马抬手。
然后五枪连发,枪枪命中心口。
五人直接跌倒在地。
一瞬间结束。
甚至于开枪速度之快,准度之高让万良眼前一亮。
宋书堂掂量了一下手里的枪说道:“只有一发子弹了,万处长还有人要杀吗?”
这手枪的装弹量是8发。
可是宋书堂开了五枪,却说只剩一发子弹。
听到这句话小岸健太郎起身鼓掌说道:“宋先生你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且走上前来将手枪拿下,扔给万良。
万良将子弹退膛。
果然只有这一发,弹夹内已经空了。
也就是说装填子弹时,就只装了六发。
可宋书堂如何知晓?
宋书堂对小岸健太郎说道:“这种试探没有意义。”
“万处长的一些小游戏。”小岸健太郎说道。
“只有土匪才搞投名状这一套。”宋书堂说道。
万良将枪扔在桌子上问道:“你怎么知道里面只剩下一发子弹?”
“重量!”宋书堂说道。
重量!
万良有些难以接受。
虽然一发子弹确实有分量。
可是你仅仅凭借手感,就能准确的感受出来每一颗子弹的差别吗?
“万处长准备的枪,怕是只能哑火。”宋书堂的话也是告诉万良,你给的枪试探我,反而是破绽百出。
我一上手就知道里面没有子弹。
对着军统的人我可以随便开枪。
你的试探有意义吗?
小岸健太郎笑着说道:“拥剑小组赵成弘,代号‘狂药’,教出来的徒弟果然非同一般。”
“原来是赵成弘,看来他的本事你学去了九成。”万良对赵成弘是很了解的。
毕竟早年两人有过接触。
赵成弘的枪法让他叹为观止。
没有想到宋书堂真的是他徒弟。
万良只以为是同组成员。
现在看来截然不同。
“将尸体处理了。”万良说道。
有人开始处理尸体。
三人也移步到了其他的房间。
万良对宋书堂有些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