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明珠采购苹果是准备做苹果软。
果在这个年代,既是稀罕物,也是不可或缺的民生刚需。
人情往来要买果,婚寿宴庆要买果,逢年过节也要买果。
小小的一颗果,承载着千千万万孩子的童年。
目前市场上的果大体以奶、酥和水果味硬为主,软也有,比如牛扎、猪油、橘子、玉米,除此外,市面上几乎见不到其他的水果软。
至少,奉城这边没有。
她有自信,以她来自四十年后的所学所能,一定能在果市场占据一席之位。
这只是她的第一步计划。
等苹果软成功打开市场后,她还会陆续研发更多以苹果为原材料的零食,再逐步的将这些零食打开销路,推向全国,由此可以带动本地果农的增收。
她虽只是一个平凡女子,却也想尽自己所能,做出一些不平凡的事。
做水果软的工序并不复杂,配料也简单,只需要、柠檬、食用果胶。
用于制作果的有很多,蔗、葡萄、冰、麦芽、白等等。
但做果却不用这些,而是要用淀粉浆。
相比蔗和麦芽,淀粉浆的甜味更温和,具有一定的粘度和保湿性,更重要的一点是其价格非常便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生产成本。
柠檬,以目前的季节是不可能买得到新鲜的,但可以用柠檬酸代替。
……
对于沈明珠的概念和想法,大家意见各不相同。
裴飏自然是无条件支持她。
杜娟和沈朝北倒也不是反对她做苹果软,只是觉得这个月已经出了一款新产品,当下应该先把薯片做出利润后,再考虑开发新产品。
沈红梅保持中立,不反对也不支持。
沈明珠也说出了她着急的做新产品原因,“离春节还有一个月,如果我们动作快点,兴许能赶在春节前上市,春节期间的果有多兴销,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吧?”
“你们想一想,等到过年回村,村里人吃的都是我们食品厂生产的苹果,多值得骄傲的事啊。”
不得不说,沈明珠精准的抓住了两口子“衣锦还乡”的痛点。
杜娟两口子就这样被说服,同意了沈明珠的想法。
意见统一,接下来就是行动。
除了制作水果软需要的原材料外,还需要商用破壁机,在这个年代叫粉碎机,熬的不锈钢锅,块的模具等。
买材料和设备,样样都要说钱。
帐面上的资金,已经全部投到了薯片的生产上,铺出去的货还没有回款,帐面目前只剩下不到一百块。
家里的存款倒是还有三千多,可以挪一部分过来用。
问过裴飏的意思后,沈明珠以法人的名义,跟自己借了一千块用于食品厂的生产。
有了钱,大家在沈明珠的安排下,各自行动。
裴飏去厂采购淀粉浆和细砂,杜娟去食品市场买食用果胶、柠檬酸和防腐剂。
软不像硬,软的水份含量大,如果不添加适量的防腐剂,很容易腐败变质。
沈明珠自己则去了设备厂买榨汁机,又去钢厂定制不锈钢锅和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