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大汉十五年
大汉十五年。
干支为已酉,生肖属鸡。
直到六月尾声,一年已经过半,但除了二月蜀地有地龙翻身,整个天下平安无事,并未有什么特别的事情。
有时候没有消息,其实就是最好的消息。
自从汉六年南征结束,除了小规模的剿匪,大汉近十年兵甲入库,马放南山,渡过了刚刚立国这一需要征伐的时间段,开始进入战乱后的恢复期。
百姓们专注于自己地里的收成,每当日暮归家时,会与同道的猎户聊聊,好奇问询着对方在山野里的所获与见闻,聊到投机时,往往约定好下次找个闲暇时间一并去喝上几杯,不过需要等到年尾。
到时候他们记不记得这回事,倒是两说。
只是有闲心聊天喝酒,而非终日为生计奔波发愁,总归是好的。
至少说明大汉的百姓觉得未来正朝着光明的方向发展。
“我倒是没考虑到韩将军少了建功立业的机会。”张苍哈哈大笑出声,脸上的肥肉轻轻颤动几下,看着颇具亲和力。
“阳夏纸”一出,记录成本高、书写速度慢的竹简迅速开始被淘汰。
十年前的他见到现在的自己,恐怕第一感觉就是“不好对付的老狐狸”。
即使每次版本更改,陈洛都会进行记录,但他现在也记不清《淮阴兵法》到了第三十七版,还是第四十二版。
在这方面,陈洛的确远不如萧何。
他发现自己将脑子里思考的事情说出,结果答非所问,不由得尴尬地咳嗽一声,补充说明:“刚才我是在思考兵书修订的事情,有些走神了。
他面色宁静,语气平缓地轻声述说。
从大局观上来论,比起西方传统的羊皮纸,以及华夏早期的竹简与青铜,纸张的成本实在太低太低,将其推广后,有利于文明的传播,降低了知识的学习成本。
无法日常化、商业化,单单靠着官方进行科技研发推广,难以为继。
奇谋和勇武不是萧何擅长的方面,陈洛提出的比较里亦不包含这两项,张苍之所以扯到,主要是为了先照顾一下他的面子。
纸张的迭代速度比《淮阴兵法》更甚,直到大汉十一年,墨家弟子终于研究成功,可以产出稳定且成本低廉的纸张。
听着陈洛的调侃,韩信淡淡笑道:“前面几个版本的兵书,我倒是想写出来让江宁你不失望,可后面的版本,纯粹是为了我自己写的。
“孔子曾师老聃,那我借用一下,没有什么不对吧。”张苍笑眯眯道,作为荀子的弟子,他是“善假于物”,不断“吸纳”别家的精华。
实在太恐怖。
“那么苍,我在制度创立上的才华不如萧丞相,现在天下法度严密清晰,臣子和百姓只需要遵守,胡乱修改反倒会使它变得模糊啊。”陈洛耐心解释原因。
不过每次新版本出来,他还是会像对比新旧显卡性能那般,去对比每个版本的《淮阴兵法》存在的差异。
此时的长安宫城边,刚散早朝的群臣们满脸轻松惬意。
“嗯……”沉吟片刻,陈洛出声道,“若是不要脸的话,倒是可以封个‘煮饭仙人’的名号。”
不过如今这天下,和我儿时、少时的天下确实有很大不同啊。
从私心方面来说,他是想借此收回一些前期的成本。
就像子路受牛一样,自己为了纸张研究,给墨家前期投入的钱财不计其数,如果无偿进行推广,自己财力雄厚,可以不计较,但以后还会有其他人愿意进行科技方面的研发吗?
于公于私,他都有理由。
张苍和韩信对视一眼,异口同声道:“那确实够不要脸啊。”
“陈丞相,韩将军,你们怎么看?”晃了晃脑袋,他出声问询道。
若不是陈洛知道张苍养生有道,估计开始怀疑他是不是有自己的同款系统了。
见到韩信的兵书问世,自己兴奋得有两三晚睡不着觉,简直让刘乐怀疑人生。
这属于相当客观的评价。
看着对方郑重的模样,陈洛笑了笑说:“如此就好,那我也就放心了。”
毕竟他在担任御史大夫的时候,压迫感太强,十多年里弹劾检举的官吏,不下五百人,苍蝇老虎一起打,平均下来,每个七八天就有人因为陈洛而落马。
“这肯定的。”张苍敛起笑容,圆润的面庞上多出了严肃认真,“我从小接受的教育就告诉我,不能徇私枉法,在之后我就一直践行着这样的准则,走在属于我自己的道上。”
成了丞相的陈洛,一反之前事必躬亲的状态,加上早朝时不像曾经的萧何那样有持续不断的奏折输出,经过将近大半年,群臣才渐渐习惯。
不过又有另外一种说法开始流传。
“善战者赫赫无名。”边上的韩信嘟囔一句,又陷入了沉思状态。
“张大夫说的不错,这处山丘确实不该……”正在沉思的韩信猛然抬头,张口就来。
他们指责陈洛没有担任丞相的能力,因此做出“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选择,可这有害于大汉。
“原来是这样吗?”张苍一怔,接着拜道,“那还请丞相原谅我之前唐突的提问,是我忽视了您的良苦用心。”
毕竟我这个人又没什么爱好,最多有一点口腹之欲,每日撰写修改兵书成为习惯后,未尝不是一种乐趣。”
“打仗是要死人的,不打仗最好。”韩信摇了摇头,回想片刻后侧头道,“江宁你之前那话是怎么说来着……‘太平本由将军定’?”
“那烧水煮饭呢?即使做了一万遍,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吧。”听着两人的夸赞,韩信还是有些不好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