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宣告着时长四个月的魏国叛乱终结,汉军不用两线作战,除了留下少许部队去清理战场,余者可以前去与匈奴交锋。
“何时能正式出兵,尚不好下定论啊。”韩信却没有那么乐观,他眉头微微皱起,眼中流露几分忧虑。
赵国、韩国以及北方大部分郡县都传来了求救的信件,唯一没有声息的是代国,只是并非他们硬气,而是代城被围成铁桶,生死不知。
甚至长安那边亦派了使者过来催促,不过刘邦信任韩信统兵,他只是来做个样子,去应付底下的群臣,所以那名使者明面上催促,言辞却不激烈。
在这样的情况下,韩信身上的压力可以说是相当之重。
陈洛默然地点了点头,良久后叹了口气说:“若不是你来统率这支军队,那我还真得担心会出问题。”
有些事情不能急,急了就乱,乱了就崩。
若是崩了,那大汉恐怕没有重头来第二次的机会。
因此对于韩信在军事方面的判断,他是无条件支持,长安那边前来的使者,便是自己好言好语应付回去的。
韩信轻轻揉着下巴,走到一处地势较高的地方,然后挥手指向底下连在一起,大片大片的营盘道:“目前有近二十万士卒扎营于此,他们来自关中、齐地、赵地、巴蜀。
如果我不将他们整合起来,那么缺少凝聚力的士卒在战场,无疑会像江岸边的沙堆,而匈奴骑兵的冲锋,则是滔天大浪,刹那间将沙堆席卷而走。
不过整军的事情现在已经完成了七成,传达下去的军令基本可以执行到位。
在奔赴韩地的时候,我还可以顺便在路上让他们达成我想要的效果。”
在战争中,并不是说一支军队的人数越多,实力就越发强大,在超过一定数值后,如果统率大军的将领没有与之对应的能力,那么“投鞭断流”的军队,可能会被打得“草木皆兵”。
对于大部分的将领来说,能够统领二十万来自各地,口音不一的士卒顺利行军,奔赴战场中不闹出岔子,已经算是合格。如果他们还能在战争中有条不紊地传达自己的命令,调动这个军队攻击敌人的破绽,那已经可以在历史上留下名字。
不过韩信话里所说的“想要的效果”,自然是如臂使指。
这二十万士卒必须及时且完美地执行他的军令!
望着自信满满的韩信,陈洛揉了揉眉心,接着轻声道:“韩兄放心去做便是。”
其实韩信的考虑全部集中在军事方面,忽略了政治上的压力。
遭受匈奴攻击的边郡还好,可燕国和代国的君主,一个是刘邦最亲近的发小,一个是刘邦的兄长,韩信在这里整军,或许朝臣会借此攻讦他拖慢救援速度。
那来自后方的政治压力……
沉吟片刻,陈洛决定等会就回营写几封书信,送去长安。
自己在军中不能替韩信分担不了太多事情,但在暗处射来的冷箭,自己可以提前帮韩信挡下,让他可以心无旁骛地用兵。
如此想着,待到韩信检查完粮草存放并指出几项细节问题后,他们两人是朝大帐走去。
而此时韩信的一名亲卫小跑过来,显然有事要汇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