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刘邦的心中对“异姓诸侯王”愈发忌惮,选择将他们一个一个地剪除掉,就连曾经亲密无间的卢绾,都是被吓到逃亡至匈奴,不敢回归。
原本的历史即是如此。
那么在这个时间线中,魏王姬余会不会代替臧荼,成为大逃杀的“信号弹”呢?
陈洛最早从登基典礼的疆域分封中,就初窥刘邦对“异姓诸侯王”的态度。
刘邦是用刘姓诸侯王对他们作出了一定的限制,说明他并非完全信任这些异姓诸侯王。
当时陈洛在发现这点后,是想再过个五六年,上言让刘邦进行“推恩令”或者执行类似的政策,借此削弱二代异姓诸侯王的实力,让大部分的刘姓诸侯王可以成功制约住他们。
虽然在汉初推行这项政策极其困难,但总比开启“大逃杀”要好。
何况只需要项羽答应下来,那卢绾、吴芮两人,一个因为与刘邦亲近,一个没有实力与胆子,都不会反对。
到时候以三比二占据人数优势,在汉初执行简陋版本的“推恩令”,其实颇为可行。
现在姬余突然间的造反,是打乱了陈洛计划。
他不清楚这件事情将会损耗刘邦心中对异姓诸侯王的多少信任。
“难办啊。”陈洛长叹一口气。
在没有观察出刘邦的真实态度前,自己下不了判断。
只可惜他并未身处在长安,不能得知事件的全部内幕。
不过这在一方面属于制约,另一方面又让他脱离漩涡中心,可以有足够的时间站在“局外”,去从其他方向去寻找化解危机的妙手。
想了想,陈洛决定先不管卢绾、吴芮那些人了,把项羽从这件事里全部摘出去更重要。
不再踱步,他是修书一封,在上面叮嘱项羽近日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让他“多聚宴,少狩猎,勿阴会谋士,勿妄动等等”,接着让亲卫前去送信。
项羽身在楚国,附近肯定不会缺少各方的眼线监视。
魏王姬余造反事件平息后,刘邦定然是要询问调查项羽这段时间的行为。
那么项羽按照自己信上所写的内容来执行,可以最大程度上抵消刘邦的疑心。
做完这项安排后,陈洛疲惫地坐上自己的那驾马车,下令动身,继续返程,打算小眯一会,恢复状态后再继续思考。
方才过去小半个时辰,车队行驶出不到十里路。
陈洛猛然睁开了眼,他感受到一阵剧烈但又熟悉的心悸。
这种感觉是自己的特殊技能【趋利避害】带来的。
他仅在巨鹿时经历过两次,一次提示让他堪堪躲过一支利箭,另一次则是让他在袭杀王离的过程中,绕开了一队近两万人的刑徒军。
每次心悸出现,说明危险已经到了眼前。
“不能再向前走了。”陈洛喃喃,接着震声道,“传我指令,车队全体止步,原地待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