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种抗议,哈吉帕夏和塞大帝心照不宣的选择了一个办法-拖。
反正咱就是啥也不说,只管拖,你阿曼又不会为了这点小事开战,那能够限制你为贝都因人提供补给,为什么不呢?
三面威胁,步步深入,补给断绝,贝都因人的覆灭似乎已经可以预见。
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关键时刻越要小心谨慎。
苏丹怀着警惕,随时预防着贝都因人的临死反扑,只可惜,他没遇到穆罕默德-阿里遇到了。
时间来到了1790年的六月,经过了两个月的进攻,贝都因人的主力几乎损失殆尽。
当然,奥斯曼帝国方面损失也不小,这部分损失倒不是军队的损失,而是后勤体系的损失。
被塞大帝派往穆罕默德-阿里处的十万什叶派民夫损耗率到达了一个极其惊人的地步,高达百分之八十,
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其实也和贝都因人的那场让他们的主力几乎损失殆尽的反扑有关。
在穆罕默德-阿里持续推进的过程中,贝都因人最终没有按耐住。
于是在德拉耶伊酋长国二代目的指挥下,贝都因人以两万大军直接强行插入了穆罕默德-阿里的军队部署中,打算用骑兵包围分割,然后一劳永逸的解决奥斯曼帝国军队。
实际上,他们差点就成功了。
不得不说,沙特家族的祖先们武德还是非常充沛的,二代目迅速围困了过于靠前的一支奥斯曼帝国军队。
而这却也不是穆罕默德-阿里的指挥失误,实在是这个大型绿洲有些突出了,导致其与其他绿洲有些脱节。
在这种情况下,穆罕默德-阿里默许了那支被围困的军队自由发挥,同时指派军队全速开进,民夫速度跟上,在和被围困军队的配合下,一举击败了贝都因人。
这一切就得益于民夫,因为没有他们,这支被围困的军队是支撑不了这么久的,受困的军队吃完了食物就只好吃民夫了。
在带着侥幸的击败了贝都因人后,塞大帝开始了头脑风暴,每每想到后世沙特的表现,这让塞大帝极度怀疑后面的子孙是不是被人换种了,不然怎么这么拉,每次开打,别说中东小霸王了,阿拉维派(徐里亚)都不一定干的过。
这些侥幸活下来的民夫也没有得到回家的结果。
他们被穆罕默德-阿里用在了攻城战中,是的,酋长国也是有城的。
穆罕默德-阿里在先用民夫消耗了对方的体力,削弱其意志后,将贝都因的城池一战而下,迫使对方逃往了阿曼。
这场历时半年的战役就此结束了,大远征的第一个阶段划上了句号。
下面要休整一下,准备二阶段了,关于讨伐伊斯兰世界的不遵哈里发令者-阿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