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原来如此
都说奥斯曼帝国的人口不如希腊古典时代,但又有谁知道古典时代是近现代之前东地中海人口最高峰呢。
甚至不止是东地中海地区,据历史学家们考证,罗马帝国巅峰期人口约在五千万人左右,而相对稳定的查理曼时代,整个欧洲的人口大约是两千五百万人到三千五百万人,除去罗马帝国的亚洲与非洲领土,新增的欧洲领土一样不少。
那赛大帝是不是可以说这一时期的欧洲统治者全是废物,跟尼禄差不多呢。
不考虑其他因素,单一对比可以说就是暴论。
首先,奥斯曼的人口确实不一定低于古罗马鼎盛时期人口,但是根据气候学研究,对比一千五百年前,现代北非和西亚的降水大幅度降低了,这才是北非和西亚在中世纪的复兴受阻的主要原因
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如果一个地区的人口一定是总体增加的,那么楼兰古国人口增加到现在怎么增成了千里戈壁无人区呢?
这就是外力因素的问题。
在上一轮地中海经济扩张中(黑死病消退后的15-16世纪),人口增加,大量的沿海平原被开垦用于集中种植小麦等作物,导致了土地肥力下降和严重的水土流失。
从16世纪末开始的小冰期,使得地中海气候转向湿冷,降水量增加,地力衰竭的沿海平原逐渐沦为排水不畅的沼泽地。
沼泽导致疟疾等传染病横行,同时小农缺乏手段开发沼泽地,导致沿海平原被废弃(部分转向低密度大牧场),农业人口向卫生条件更好的山区转移。
地中海山区的地质条件(浅土壤、降水不稳定、肥力易耗尽)促使山区农民从种植小麦转向种植橄榄、葡萄,并配合以小规模畜牧业,逐步走向农牧混合的自给自足经济。
粮食作物产量下降,同时波罗的海-东欧的小麦竞争进一步压制了地中海地区的粮食产业。
就这样,总开垦面积下降、农业规模缩减加复杂性下降、疫病横行,使得整个地中海地区的人口增长都陷入了停滞。
而人口向交通不便的山区转移,也意味着政权控制和普查登记人口的能力下降,进一步降低了纸面人数。
这一过程无论是对东边的奥斯曼帝国还是西边的伊比利亚半岛、法国南部、意大利都是适用的。
但是对于奥斯曼帝国统治地区的打击尤为严重,这是因为:
奥斯曼帝国的大部分土地和几乎全部的核心领土都在地中海沿岸(鼎盛期占据了地中海三分之二的海岸线),而且其政治经济体系基本都是在15-16世纪地中海经济扩张期建立的。
这意味着地中海农业的衰落对奥斯曼体制的打击最为严重。
粮食产量的下降(加上美洲白银冲击)导致从16世纪后期开始奥斯曼境内严重的通胀,实际收入下降使官僚、禁卫军、市民不满,政变叛乱频发。
平原人口下降、山区人口上升对帝国尤其是个坏消息,因为帝国的主要山区农牧人群——巴尔干的瓦拉几亚人和阿尔巴尼亚人、小亚细亚的突厥蛮和库尔德人、黎凡特的马龙派基督徒和德鲁兹派、北非阿特拉斯山里的柏柏尔部落…——基本上都是妥妥的反贼。
这些人和奥斯曼帝国讲客气的话,那估计得真主现身。
其中最危险的是小亚细亚的突厥蛮,考虑到他们的反叛习性、以及他们与帝国的死对头——波斯的萨法维王朝及其什叶派异端红头部落之间千丝万缕的关联。
16世纪末开始,小亚细亚的杰拉里叛乱无疑也和突厥蛮的活动有关,这一持续近百年的战乱导致小亚细亚土地荒废、十室九空,连奇里乞亚、门德列斯河谷这样的农业腹地都沦为了突厥蛮的冬季草场。
和山区反贼同样闹心的,还有随着平原农业衰退而扩张的平原游牧民——即阿拉伯沙漠的贝督因人,这也是赛大帝接下来的重点打击对象,毕竟赛大帝可是两圣城的保护者
虽然整个新月沃地(叙利亚+伊拉克)地区自从蒙古入侵乃至更早以前就陷入了农业衰退-游牧活动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继续衰退的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