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两败俱伤
……
闹剧过后,朝会正式开始了。
虽说嬴辰如此直白的表态,让大家有些意外,但如今他们的注意力也不在这个十三岁的秦王身上,而是关外的联军!
此次,赵国出兵十三万,号二十万,楚国出兵十五万,号二十万,韩国出兵十万,号十五万,燕国出兵十万,号十五万,魏国出兵八万,号十万。
名义上,关外已经集齐了八十万大军,实际不下五十万大军,但是,秦国因为先前关中渠的修建,后方空虚,如今顶多能支持尚在函谷关的二十万大军再战三月,三月过后,秦军将无力再战。
同样,联军的情况也不好,虽说五国联军有赵国,楚国,以及没有参战的齐国提供后勤,但是,他们人多啊!五十万大军!而且是长线运输,消耗远超秦国。
在这种情况下,联军绝对无法持续作战超过两个月。
那五十万联军,能在两个月内打败二十万秦军,越过函谷关吗?
答案是绝对的!不能!
也就是说,联军搞这么大阵仗,即便拼尽全力也顶多和秦国拼个两败俱伤,除此之外,他们什么也得不到。
那么问题来了,他们想要什么?或者说,信陵君想要什么?
先前在嬴辰的安排下,蒙骜是带着二十万大军直接撤回来的,并未与联军发生过多冲突,虽说减少了损失,却也因此丢失了大量城池,那些丢掉的城池,已经被联军占领。
信陵君带领的五国联军不到三个月便大败秦军,夺得秦国十余座城池,名也好,利也罢,信陵君和联军都得到了,在这种情况下,信陵君却还是要打,为了什么?
嬴辰这段时间一直想不通这件事,吕不韦也同样想不通,他们无法理解,信陵君为什么执意要开启一场徒增消耗的战争?他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灭秦?别开玩笑了。
以秦国如今之力,若是逼急了,丢下全部后勤建设,与联军决一死战,最少可以拉着赵韩魏三国一起死!
可战争是为了利益而发动的,不是为了同归于尽。
能够以三晋联盟为核心拉动五十万联军的信陵君,绝对不是蠢货。
“诸位,可曾想通?”嬴辰问道。
“……”
百官无言,信陵君此举实在是太过反常!根本说不通!
“本君一开始也想不通,但今日与鬼谷先生击剑之后,本君想通了。”嬴辰说道。
“何意?”坐于右边首位的吕不韦抬起头来。
“他要的就是两败俱伤。”嬴辰说道。
“魏国自信陵君窃符救赵之后,元气大伤,那一战虽说保住了赵国,但也致使魏国两代人苦心经营的魏武卒折损过半,信陵君也因此客居赵国,不敢归魏。”
“而这些年,我秦国大行攻伐,尤其是两年前本君攻下韩国的宜阳以及上党两地后,大军更是距新郑不过百里,韩国如今的存亡,仅在秦国一念之间,韩国若亡,魏国岌岌可危。”
“也就是说,信陵君就是想要借联军大势,强行把秦国压回函谷关内?”吕不韦仍是不解。
“可此次合纵由魏国发起,信陵君若是借联军之势,行魏国之便,岂不是将自己与魏国之义,一战耗尽?”
信陵君为什么能在山东六国有如此大的号召力,还不是因为当年窃符救赵吗?那一战,奠定了信陵君仁义之名,也是此次五国联军能形成的如此之快的主要原因。
大家都觉得信陵君是仁义之人,非拘泥于一国之利的庸人,毕竟他当初可是能够做出偷取自家的兵符,私杀自家的大将军,然后以数万魏武卒之血营救赵国的仁义之士!
这可是连自家魏国的利益都能够出卖的狠人!
若是如嬴辰所说,信陵君如今就是为了借助联军之势,强行磨损秦国根基,那此战过后,信陵君仁义之名,将会荡然无存啊!
魏无忌,一个将名誉看的比自己的命还重要的人,会做出这种事情?
“若非为此,信陵君为何执意要将大军拉至函谷关?沿路上,我秦国其他的城池,他为何不攻?还不是因为即便攻下也是飞地,到不了魏国手里吗?”嬴辰说道。
“信陵君此次,不为攻城夺地,仅为消耗秦军!”
“换言之,无论是谁去函谷关驻守,只要不是蠢到连守都守不住的白痴,信陵君都会让联军与秦军两败俱伤,否则,此番战后,该挨揍的,就是魏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