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疗难
“啥?关节复位?什么关节复位?”凌晨一点,方闲接到了来自杜力肖的电话。
杜力肖,是黄博航主任组的主治。
“方老师,是肩关节脱位的手法复位。是我一个亲戚,大概是十一点来的医院,我搞了两次,没搞进去,然后黄主任也过来搞了两次。”
“我都打算去找我姑姑谈切开复位了。不过黄主任说,再问一下方老师您,毕竟这是我表弟。”
“方老师,你方便过来看一下么?”杜力肖解释得非常客气。
方闲看了一下时间,一点四十七。
这都两个多小时将近三个小时了,那是格外麻烦。
“好,我过来一下吧,但不一定能帮上忙。”方闲应了下来。
不管怎么说,杜力肖也是同行,自己的亲戚受了伤,求到了面前,能帮忙的还是要帮一下。
方闲穿上衣服,直接赶进了手术室里之后,发现这个肩关节脱位,除了一张x线外,其他检查一概没有。
现在打了麻醉,患者到了手术台上,肩关节的下脱位,仍然卡得绑紧。
方闲虽然说,关节脱位的手法复位术,熟练度不高,但是方闲的关节外科和创伤外科的理论足够深。
看完平片,就道:“肖哥,这是肩关节下脱位啊?”
肩关节脱位按肱骨头的位置分为前脱位和后脱位。
肩关节前脱位者很多见,常因间接暴力所致,如跌倒时上肢外展外旋,手掌或肘部着地,外力沿肱骨纵轴向上冲击,肱骨头自肩胛下肌和大圆肌之间薄弱部撕脱关节囊,向前下脱出,形成前脱位。
肱骨头被推至肩胛骨喙突下,形成喙突下脱位,如暴力较大,肱骨头再向前移致锁骨下,形成锁骨下脱位。
下脱位,并发症极多,而且这个下脱位,方闲估计是里面有了软组织的缠绕,比如说,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缠绕上了肱骨头。
一般普通的复位手法你复位个屁。
杜力肖闻言脑门子有点发冷汗。
“闲哥,最开始我姑姑打来电话的时候,我也没考虑这么多。”
“这种下脱位,现在能处理么?”杜力肖只求问。
方闲看了一下手术室里面,连个病历本都没有。
方闲想了一下,才又问:“术前做过查体么?”
“简单查了一下,脱位嘛,查体终究是无法配合的。”杜力肖又回。
所以说,你就是没有做核磁检查,也没查体,只做了一个x线,就把患者拉进了手术室?
方闲气得很想马上回头就走。
但终究,方闲还是来到了x线面前,再一次仔细地进行着阅片。
x线显示:肱骨头下致锁骨下,与肩胛骨的关节面失去接触。肩胛骨向后倾斜,背侧下降,肩胛骨与肩峰角成角增加。关节面错位。
然后再通过x线去看肌肉残影,这就需要考验功力了。
从x线上看到一些特殊的肌肉残影,这需要位置恰到好处。
目光闪烁间,方闲还真就发现,在患者的肱骨头下,看到了肱二头肌腱的残影,此刻被拉成了弓状。
方闲回头再问:“肖哥,这个患者如果复位之后,出现了肩袖损伤,怎么办?”
“伱和家属谈过没有?”方闲的声音很大。
肩关节复位不成功后,病人从臂丛神经麻醉改成了全麻,所以方闲不怕病人听到。
但是,至少黄博航要听得到。
而黄博航此刻却是听懂了方闲的意思:“方医生,你放心吧,你若是把患者的症状处理好后,其他的一切并发症,自然都是由杜力肖去和家属沟通的。”
“肖哥,你和患者家属沟通过没有?”方闲压根不听黄博航的帮忙解释。
最后手术记录上主刀写上自己的名字,杜力肖就算去和家属沟通,那有个卵用?
“没!~”杜力肖摇头。
“肖哥,那你现在出去说一声吧,这个情况还是要提前说清楚的。”
“如果没有医疗文书,你来操作,没啥问题,你们是老表,但我不行。没有患者家属的签字手术知情同意书,我就处理不了。”
“您别怪我太官方和程序化,我吃过亏。”方闲也是说得直白。
如果万一以后遗留了并发症,比如说关节脱位处理好了,但是肩袖破裂了,患者再说没有知情同意,不找杜力肖麻烦,再来找方闲麻烦。
那方闲找谁说理去?
虽然说,大家一起共事,这样的事情和矛盾可能不会发生。
但正是如此,你我也不是亲戚,甚至连同事都不算,你坑我一下,然后让我来这里下乡的经历都给化为乌有,我找谁说理去?
方闲是成年人,成年人就得有自己的认知。
知情同意,风险告知,是医疗程序最基本的要素,在缺席的情况下,就算对方是再大的领导亲戚,你碰都不要碰,这是在方闲读书的时候,老师们就耳提面命过的。
杜力肖想了一下,才点头说:“好的,方老师,我去让家属签字。”
不签字,方闲就不管,可能要转切开。
但签字了,以方闲的技术,还可能有一线生机。
只是杜力肖此刻心里是稍微有点情绪的,出门的脚步匆匆。
可方闲却不管他有没有情绪,而是在耐心地磨合着这个复位。
方闲的手法复位术,早就到了3级,如今没有特殊加点,也是到了4级的熟练度。这样的熟练度,要处理这个锁骨下肩关节脱位,难度不高。
可如果要保证肩袖不出问题,方闲保证不了,因为肩袖目前就可能已经出了问题。
病人已经麻醉了,方闲想要做个查体初步排除都做不到。
那方闲怎么可能在家属没有签字的情况下,就给做手法复位嘛。
黄博航在杜力肖出去之后,笑着开口说:“方医生,应该是刚工作不久吧?”
“黄主任,可能我老师平时给我教的东西太过官面化,所以我没办法习惯程序不全吧。该说的丑话都先说在前头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