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是沸腾的血液
当陈铭,又一次从倒塌的废墟中背出伤员时。
在远处组织工作的陶晟,实在看不过去了,虽说救援时间紧迫,需要马不停蹄的开展,可那也不能像陈铭这么个搞法,连续高强度参与超过十个小时,期间一口水不喝,一秒钟都不休息吧?
这种行为,就不是救援了,而是朝着伤员进化。
“过来两个人,扶下伤员。”陶晟对着身后的医疗队招手。
安排他们交接伤员,快速检查身体状况,眼瞅着陈铭看到伤员无大碍,又要返身继续拿着铁锹,去参与救援。
陶晟急了。
“等下。”
听到声音,陈铭微微一怔,急忙立正站好。
“总队,有什么安排嘛?”
“还安排?”
“还有,安排一部分下姚村的村民,过来配合拍摄,配合之前,你们自己走访一下,有些乡亲们刚刚失去家人就不要去打扰人家,把咱们台里带来的慰问金,慰问礼品放下就走。”
陶晟快步走过来,上下打量一番,语气变得低沉。
而这名军人,就是陈铭。
“谢谢,感谢军人同志。”
“预计天黑之前,下姚村通往外界的路就会被打通,到时候有大型机械进来,我们就能轻松的多了。”
“他们?”
要强制让他去休息。
陈铭拍了拍军装上已经干涸的泥土,对着陶晟敬礼,然后在两名突击队成员的“监视”下,老老实实的回到了临时搭建的帐篷内。
“去,吃口饭,休息休息,部队的同志已经接管了救援,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
各大媒体在进行走访中,得到这些消息后,那是欣喜若狂,他们正愁不知道该怎么如实报道呢。
英雄,是一个民族的脊梁,是一个民族沸腾的血液。
一来提高台里的收视率,二来也可以让心系这里的民众,能够及时了解到实时情况。
数以百计的装载机,生命探测仪,挖掘机,切割机,破碎锤终于入场了。
此时。
“你好。”
“你们能够安全,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陶晟那时候也只是救援的普通战士之一。
“怎么办于姐,这里的情况比咱们想象的还要严重啊,这要是拍出来,台里也肯定不让播。”
“我没事的,回去吧萌萌。”
不是他对陈铭动私心,这次乌盖山救援,陈铭能够带队及时赶到,的确功不可没。
“好的,于姐。”
当地基金会,援救慰问团人员,都来到下姚村。
“是,于姐。”
“是啊叔叔,你休息休息吧,这里已经有好多军人叔叔在帮忙。”萌萌也跑过来拉住了陈铭。
“你们两个过来,扶着陈铭去休息,睡不到三个小时,不允许参加任何救援行动。”
当初他入伍第二年就碰上了98年大洪水,那时的救援条件比现在可苦的太多了。
在陈铭诧异的时候,萌萌拉开帐篷,外面密密麻麻的站着二十多个下姚村的村民,他们中有年老的长者,有壮年的小伙,有季的少女,有上了年纪的妇人。
“谁?”陈铭下意识的转头看去。
有些是陈铭自己从废墟背出来的人,有些是被他救下来伤员的家人,熟悉或陌生的感觉,让陈铭呆在了原地。
“总队,救援期间,时间就是生命,我”
“嚓嚓嚓”
对于小女孩的到来,陈铭还挺意外,因为随着卫生队大批量到位,民众和救援部队已经被分开了啊。
旁边跟着的摄影师以及小助理,脸上都露出了为难的神色,他们当然是想尽快把这里的消息放出去。
“各位叔叔伯伯,婶婶,不用感谢,真的不需要谢谢,我们是军人,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说着,一名中年妇女掩面而泣。
摄影师,以及台里的助理开始分工合作。
尽管手上的血泡被磨破了,一天之内,新长出来的血泡再次被磨破,陈铭也没有停歇。
这么多村民跑到陈铭的帐篷前表示感谢,远处很多战士都看到了这一幕,军民鱼水情,是所有人心目中最温馨的画面。
“什么怎么办?你们是第一天跟我吃这碗饭嘛?”
“总之,为了拍摄,播出的顺利,究竟该怎么做,你们应该很清楚吧?”
除非外界通往这里的路被打通,否则只靠空运过来的水源,还不至于达到这种奢侈的程度。
人力终究是有限的,几百人过来,也远不如这些大型机械入场。
陈铭又面对这么多乡亲的感谢,哪还能心安理得的休息。
“如今外界的机械化已经进来,第一批到达的部队开始陆续撤到二线,重点就拍他们。”
于颖,是鹭岛新闻电视台的记者,她这次过来下姚村,就是为了能够将这里的第一手新闻,在晚间新闻期间播出去。
说他义无反顾也好,说他会借势表现也罢。
“萌萌乖。”陈铭伸手揉了揉她的小脑袋,转头看向其他村民。
“军人同志,谢谢你了,谢谢你救出我的小孙子,救了我们全家,乃至我们全村的命,这声感谢不说出口,我心里难受啊。”一名老者通红着双眼,声音哽咽。
这里的情况终于传到了外界。
也正是那次救援。
这,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嘛?
这名舍己救人的军人,被称之为英雄,并不过分。
陈铭这边,迷彩外套刚脱一半,忽的听到外面传来细碎的脚步声,声音到帐篷跟前就戛然停止。
预计晚上天黑之前,外界的部分道路能够和下姚村这里打通,只要大型机械能够入场,各项工作开展都会顺利的多。
陈铭穿好军装,提着旁边放着的撬棍,铁锹等救援物品,避开陶晟的视线,重新投入到了救援行列。
陈铭放下铁锹,抬头望向下姚村周围,此时,经过一上午的外围清理,各单位已经准确的得出了这次受灾的情况。
“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