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梅回家抱着盒子,等到家了紧忙放下,“二哥给的东西真烫手。”
姜升才大,“明年我一定考上举人。”
雪梅心慌,周家就没有笨人,二哥怎么看都不对啊。
雪晗倒是淡定的收了起来,洗了澡等着容川,容川回来道:“我觉得二哥应该杀过人。”
雪晗手里的茶杯摔在了地上,“你说什么?”
“宁家都是上过战场的,别看咱爹对你多和蔼,大声说话都没有,等开春爹早起练武的时候你就知道了,爹是刀雨中过的,已经能掩饰煞气,二哥还不行。”
他也砍过刺客,却没有二哥身上的感觉,二哥一定杀了不少人。
雪晗觉得自己需要缓一缓,“二哥送给我的东西是抢的?”
容川,“我觉得不会,咱爹教育的好,这主动抢二哥应该不会干。”
主院,竹兰等周书仁回来,“昌义这一年都发生了什么?”
周书仁坐下道:“这小子一年几经生死,他也是个胆子大敢干的,第一次被抢拼出了狠劲,几次冲突反杀不少人,最后一次与人联合灭了强夺的人,带回来的宝石都是赢后分配的,他占的并不多,只是小头。”
竹兰呆了一会,周书仁几句话说的简单,却字字杀机,与当地人冲突,还拼出了自己的路,难怪赵氏哭的那么惨,一定是知道了,“昌义是个狠人。”
周书仁指了指自己的腰,“我看了他身上的伤,腰间有疤痕,后背也有。”
这个二儿子的确是狠人,他原想着慢慢经营,给周家能多留一些后路真出事有避难的地方,结果昌义超乎他想象完成了任务,虽然还是要慢慢经营,却也拼出了框架。
第1007章 震慑
次日,早朝结束后,周书仁被熟悉的小公公叫住了,他很自觉的跟着小公公走,至于身后几位大学士嫉妒的目光习惯了。
小公公现在混的好了,穿得暖,也长高了许多,小公公压低声音,“今日皇上的心情很好。”
他今日早上听到皇上的笑声了,虽然不知道有什么喜事,但这个消息就够了。
周书仁心情复杂啊,当初只是看着对方还是个孩子,当然也是他心里没有那么深的古代观念,所以没用有色或是鄙夷的目光对待小公公,小公公才会时不时给他一些消息,“谢谢。”
小公公咧着嘴笑着,他也给别的大人带过路,可没人对他们这一些低级的小公公说谢谢,眼神是骗不了人的。
政殿内,皇上正喝着热茶,眉宇间都很轻松,的确心情很好,“书仁,过来坐。”
周书仁起身的动作僵硬了几分,以前都爱卿爱卿的,现在叫名字,莫名的心里发慌。
周书仁警惕着,还是乖乖的坐下。
柳公公这边已经递过来热茶,周书仁双手接过来,他其实不怎么冷,喝了两口就不喝了,“皇上叫臣来可有什么事嘱咐臣?”
皇上这么多年,第一次心头这么轻快,齐家老实了,冯家倒了,陈家的势力也收拢了不少,多年压在心头的石头终于搬走几块,“这不是到了年末,朝堂上也没什么重要的事,朕许久没和你聊聊天,今日就闲聊。”
周书仁心里狂翻白眼,您是忘了因为嫉妒他,这些日子故意延早朝了?
周书仁面上笑着,“的确,过些日子就能休沐了。”
皇上嗯了一声,放下手里的茶杯,“朕听说你二儿子回来了?”
还出手特别的阔气,各色的宝石没少送,自己还留了不少,更是带回来不少的金饰,这让他很惦记。
国内的商贾出去经商,的确能换回来不少的财富,可真没有一次性带回来这么多成色好的宝石,谁都不是傻子,忽悠下就能忽悠来的。
周书仁叹气,随后一脸的心疼,“我家这小子就喜欢添置产业,臣本意是出国长长见识,他倒好买了土地不说还胆子大的承包山,这不就被本地的一伙匪徒盯上了,还和本地人发生了几次冲突。”
周书仁和皇上讲的很仔细,不像跟媳妇讲那么简单,出国混危险,如果武力不够真的会被屠杀,所以他要和皇上讲清楚这一点。
皇上听的格外认真,“你家这二小子读书不行,脑子倒是随你,还知道联合当地人。”
周书仁想说真不随他,不过后天是他教育的好,“这孩子胆子大,臣昨日看了刀伤,这一晚上都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他的确翻来覆去的没睡着,却不是担心,儿子已经回来了,他才不会为已经发生过的事忧虑,他想的是,儿子打拼出来的框架要怎么去填充,日后不会被摘了果子。
皇上又道:“你家二儿子还带回来了朋友?”
“是。”
随后周书仁又介绍了儿子的朋友巴乎,来的目的,周书仁也没隐瞒,这就是来考察的。
皇上沉默着,他对周家的几个儿子,只关注周昌廉,这些日子又关注下周昌智,因为明年就是乡试了,他想看看周家最会读书的孩子能有怎样的成绩。
他没想到,一直没关注过的两个白身,竟然也是有本事的,摸了摸胡子,有周书仁这么个爹,也就没什么可意外的了。
周家,昌义今日那里也没去,留在家里陪着娘说话,至于带回来的客人,还在休息,外面太冷了,要适应几日。
竹兰听着儿子说几个国家的语言,陷入了沉默,“我听徐家人说,你语言天赋很高,现在信了。”
这哪里是高啊,简直天才,反正她当初学习的时候就很痛苦。
昌义还是很骄傲的,“其实儿子知道摸到了一些规律,找到一点就好学很多了。”
竹兰羡慕极了,她要是有这么高的语言天赋多好,“很了不起了。”
昌义很少见到娘受打击的样子,嘴角的笑容更深了,还是家里好,哪怕在国外建了很好的宅子,依旧不是家。
竹兰缓了缓情绪,“现在对外国人实施占住证,虽然走了一些外国人,还是有不少,我听说不少人学习外国话。”
开始是商贾为了交流方便,后来随着日常的来往,一些接触海贸的官员会学习,然后有远见的会要求自家孩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