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老师给他介绍了同学们,并且指定了一个男同学朱凤年做他们的班长。
这规格,已经是学院最高了吧?估计和理科班的那几个天才少年不差多少。
这位赵老师看起来强势无礼,实际上却是在认真办事,而且这个班很可能也是因为张卫东才临时拉起来的。
这在后世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交待完了,赵教授就赶人说:“朱凤年,你带着他们到外面先认识一下,今天下午自由活动,周一十点先来我办公室,到时候我把课程表发给你。”
这个安排背后,她巨大的工作量只字未提。
你想,协调教授,教材,安排课程,不说全年,就是一个学期的,就要和多少人开多少会,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这个时代的人一心为了工作,很少想到自己。
张卫东很感动。
来北大以后,不知道为啥,张卫东有种玄幻小说里主角进大宗门学习高深武功的感觉,他们所在的小团体是内门弟子,学院里的其他同学是外门弟子。
朱凤年带着他们来到外面说:“今天咱们大家互相介绍一下,有个认识。”
大家都做了介绍,朱凤年说:“张卫东,你年纪最小,以后有什么困难就跟我说。”
“好的,谢谢朱同学。”
雷教授课上的那位女同学也在这里,她叫乌菁菁,听到这名字大家都在笑,乌菁菁毫不在乎的说:“我还算好的呢,我有两个堂妹,一个叫乌青,一个叫乌紫。”
朱凤年是文艺青年,说着说着忽然聊起了张卫东的两篇小说《活着》和《一地鸡毛》,他的评价纯粹从小说本身的角度出发,说的很中肯。
乌菁菁说:“也不知道这个作者是什么样的人,人常说有生活才能写出来好作品,这两本小说是截然不同类型的小说,不知道他是怎么写出来的。”
“我觉得他是没落大地主的后人,福贵可能就是他父亲那一辈人,从小听得多了,至于一地鸡毛就是他自己的经历。”
张卫东有些尴尬,他难道使劲夸自己吗?
朱凤年接下来就看见他了问他说:“张卫东,看过这两本小说吗?”说完他才惊讶地说:“咦,作者叫张卫东,你也叫张卫东,不会就是你写的吧。”
张卫东心里咯噔一下,心说干脆承认算了。
“那怎么可能,《活着》那样的作品需要一定的阅历才能写的出来,张卫东再聪明,他也没有那样的生活。”
乌菁菁替他翻盘,他就不好意思承认了:“不是,不是我。”
另一位女同学说:“他可能都没看过小说呢。他成绩那么好,一定天天看学习资料。”
这话让张卫东很羞愧,看学习资料,除了在皖北的这段时间,其他时间好像并没有怎么看过书,真要自己硬考,估计很难考上,那次测试是偏应用方面的,没考他的文化课。
乌菁菁说:“我以后嫁人,绝对不能嫁小林这样的男人,能力平庸,连小小的家庭都担不起。”
朱凤年说:“小林开始也是个踌躇满志的青年,结婚以后才变成那样的,很可能你的丈夫开始不是,以后还是会变成小林。”
“班长,你可不能咒我。小林只是张卫东写的狗屁小说失败的主角,生活里这样的人又不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