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后局势一直很紧张,张卫东从广播和报纸上得知,郭嘉集结九个军的兵力向安南进发,战争一触即发,黄氏担心儿子。
张卫东安慰她说:“奶,你放心吧,三叔是空军地勤部队,不上战场。”
张秉忠说:“好男儿志在保家卫国,郭嘉有难,就要赶赴最需要的地方,怎么能像个缩头乌龟呢?”
“那不是你的儿子啊,你不心疼我还心疼呢。”
本来已经缓和的局势忽然紧张起来,村里天天开各种动员会,口号也天天说。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个口号成了人们最多说的。给被抓的几人送饭的时候,就连面条都会碾碎,看里面是不是有传送的小纸条。
村里的所有人都变得亢奋、敏感、忙乱起来,张琳成了学校里最受欢迎的人。
不过这种欢迎在家还是不受重视,经常因为懒关月玲骂得流眼泪。
那时候的女孩子几乎人人爱留长辫子,粗黑的辫子外面看起来很好看,张琳虽然也跟风留了,但是她其实恨透了这两条辫子。
人懒,自己不会梳头,又不愿意洗头,她的头发打结,生虱子,油腻腻地根本梳不开。
原来每次都都要彩霞帮着梳,不过自从任可欣来了以后,帮她梳辫子就成了任可欣的活。
任可欣手很重,跟彩霞轻手轻脚不同,张琳的头发又多又密不好梳,于是梳头的时候,她就一边吐吐沫在梳子上,一边重重得拉。
她可不懂得疼,她自己的头发就是这么梳的。对自己足够狠的人,觉得别人一样能忍受。
张琳恶心坏了说:“我不要你梳了,还是让老三给我梳吧。”
关月玲骂她说:“梳个头还挑肥拣瘦,老三带孩子做饭,还得伺候你。”
于是张琳一边哭一边梳,她比任可欣大好几岁,可是跟任可欣比起来,她更像是妹妹。
可能是觉得受委屈了,她第一次大着胆子当面问关月玲:“妈,你告诉我,我到底是不是你亲生的?”
关月玲没好气地说:“早跟你说了,你是我在镇上的厕所里捡的,你看见那个盆没有?”她指着放在脸盆架上脸盆。
“看见了?”
“当时你就在那个盆里,我是看着盆不错,就把你和盆一起带回来了。”
张琳哇地大哭起来:“我不在你们家了,我要去找我亲爹妈。”
“那你去吧,镇上炸油条的那两口子好像就是。”
张琳哭着跑出去,任可欣懊恼地说:“妈,都怪我不好,把二姐气走了。”
“跟你有什么关系,她自己要走的,你放心吧,她胆子小,根本不敢跑远。”
经验主义害死人,她的轻视给自己带来了大半天的担心。
再说张琳真的跑到镇上去找她亲爹妈去了,去的时候已经那对夫妻已经开始收摊了。
看着那对夫妻的长相,她觉得好像跟自己不是很像,十一岁的小姑娘胆子小,又不敢上前去认亲,尾随着两人走到一个大院子前关上门。
然后她就在门口等,等了半天也不见有人出来,她忽然想起了弟弟张卫东。一咬牙又往城里跑。
可怜的孩子身无分文,除了两条腿走路,哪还有什么办法,到城里的时候,她几乎累虚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