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纯将李邦彦迎进府内,奉上新茶,又搬来账簿:“知道李相要来,下官这些天将太原府今年的夏收整理成册,李相有什么想了解的,只管开口。”
李邦彦一边翻着账簿,一边笑着问道:“与前些年相比,今年夏收如何啊?”
张孝纯面露喜色,哈哈笑道:“增了三成。”
“税粮?”
“银粮皆涨。”
李邦彦满意地点点头,合上账簿又问道:“商税如何?”
张孝纯回道:“增的这三成,皆是商税,自从朝廷下了重商兴商之策,短短数月,太原城里商事繁华,有钱的大户,租店从商,有些小钱的百姓,则干点小本买卖,一到夏收,竟有不少税银。”
李邦彦拍了拍账簿,起身说道:“张知府啊,本相这次来,又给你带来个好消息。”
张孝纯摆出一副倾听的姿态:“朝廷又有何旨意?”
李邦彦负手笑道:“还算不得旨意,是本相与官家商讨后,想着在开封和太原先试行之策。”
“李相细说。”
“为促商促工,官家觉得,对于雇工超过三十人的作坊,给雇工平摊月银超过六贯的作坊,可免两成商税,暂定为期三年。”
张孝纯一听,似乎并没有理解朝廷的意思。
要是这样免,那朝廷岂不是亏了?
李邦彦摆摆手:“帐不是这么算的,虽免了这些作坊的商税,但是雇工们赚钱了,赚了钱,自然会采买消费,这些百姓能采买什么?无外乎是衣食住行之物,消遣娱乐之费,那从事这些行业的商家便又赚了,缴纳的税钱,不也就多了?”
张孝纯一琢磨,好像是这么一个理儿。
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
只是为何要兜这么一个圈子?
“这叫流通。至于其中道理,本相也只从官家那里体会到两三层,便不多说了,等局面稳定,官家是要给咱们各州府亲自讲授的,张知府若有疑问,到时当面请教官家。”
组织各地一把手进京培训的打算,赵福金是有提到过的。
只是眼下局势紧张,赵福金也未把精力放在此处,便只是拿几个大型城市来做试点罢了。
两人聊到下午,张孝纯本想设宴为李邦彦接风,李邦彦却推脱道:“本相还得去我岳飞兄弟那里瞧瞧,就不叨扰了。”
说到岳飞,张孝纯大为称赞,自从岳飞统领了太原府的防卫之事,张孝纯就再没有为此事烦心过,全心全意地扑到了民生商事上:“岳将军治兵严谨,军纪严明,这才数月,太原守军似是换了一般,军威甚盛啊,下官也落得不少清闲。”
李邦彦哈哈大笑:“若此时完颜宗翰再犯太原,张知府以为结局如何?”
张孝纯捋着胡须笑道:“让他有来无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