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话,要不是童贯已经成了戴罪之身,他是万万不会讲出来的,甚至还会怂恿官家分权,裁兵,简政。因为这样,他能得到更多的权势。
其实宋的起义,并非活不下去,纯粹是在曲线考公。
“简政更是要不得,官家您想,若是罪臣手握两府三衙,现在岂会在这里靠卖壮阳方子赚点安身立命钱?”童贯哀叹。
至于裁兵,童贯觉得这就是制造不稳定因素,这伙腌臜泼皮们,当年好不容易凭借着起事,混进了大宋公务员队伍,现在裁掉…
童贯斜了他一眼:“蔡五哥儿,老夫生平就讨厌的俩字,就是公公。”
又不是发不起军饷。
话虽大逆不道,但所言非虚。
这才想着就地裁撤一些,只留精锐。
赵福金在心里嘀咕:“再出个大宋李自成,嗨了!”
话音未落,赵福金身旁的内侍官又跑了进来:“官家说了,这廉政教育司,得有个司公,蔡鞗秉性纯良,堪任!”
蔡鞗一愣,躬身道歉:“童相公,官家可有提起我?”
宗泽施礼:“放权、简政之事确实事关国本,可稍后再议,但裁兵一事,官家还需速速决断啊。”
如今再想管束,谈何容易。
所以那443次所谓的起义,没出村的至少占一半,没出县的占95%,剩下那几次跨省行动的,与历朝历代的那些个起义者们比起来,连坐一个桌上吹牛的资格都没有。
“近日各地驻军都已经陆续在开封周边集结驻扎,兵卒良莠不齐,一些厢军,甚至是禁军西军中人,缺乏管制,混迹在开封城内,醉酒狎妓,滋扰百姓,有些甚至把军械所新发的兵器拿去换酒。”
童贯聊的兴起,得意忘形:“官家只懂了最粗浅的道理,不分权还有妙用的,比如有人战功赫赫,功高盖主时……”
赵福金听罢,想起后世野史中说,有些宋军临敌之时,要让他们放箭,得在弓弩队伍前洒钱,不洒钱,就随意射两箭,转身就跑,绝对不会多射一箭。
这次聊天,在友好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
临走时,赵福金叮嘱童贯:“无论身在何处,也要为大宋发光发热。”
等赵福金前脚刚走,蔡鞗就跑了出来:“童公公,官家可有说起我?”
以前觉得野史未必可信,但如今看来,还真有这种可能。
“可战场瞬息万变,若事事按照朝廷旨意,岂非误了战机?”
童贯讪笑:“赢都赢了,太上皇乐还来不及呢,岂会降罪?”
上一次开封之围,赶来勤王的都是各地精锐,所以这些问题并不突出,而这次全国性的驻军调动,以开封和太原为据点集合了大宋百分之七十的兵马,鱼龙混杂的程度,可想而知。
赵福金知道这三人的来意,不等三人开口,便客气道:“朕不是未批伱们的札子,只是兹事体大,若是贸然行事,坏了祖宗之法,到时候李纲那牛脾气上来……”
刚一回宫,就见种师道三人候在御书房外,一见赵福金归来,上前施礼。
别说普通百姓了,就是开封府的衙役们看到这伙兵痞也是头疼。
“兵不勇,将之过,何须裁兵?”
赵福金觉得不妥:“裁兵显得你们无能了些,这种事不应该教化一批,杀上一批吗?”
宗泽刚想开口,赵福金摆摆手:“别怕兵变,现在兵变,总比完颜们来了后再兵变要好的多,朕都不怕,你们怕个甚!”
三人一琢磨,既然官家都不怕惹出麻烦,他们怕个屁,正要躬身告退,回去商量细则,赵福金提醒道:“要拿哪个队伍开刀,记得把这个月饷银先扣下,朕当这个家,不容易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