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泽自己也买了不少国债,虽然他有“大不了钱不要了”的觉悟,但是这觉悟,显然太高了些,正常人根本达不到这样的高度。
“换个思路好不好?”赵福金敲了敲龙椅的把手:“要是不加固太原城墙,不在太原搞坚壁清野,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岁币?之前是,之后朕记得,咱们拖欠岁币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辽使都觉得无关紧要,甚至还主动询问咱们是不是有什么困难,如果有,尽管开口。”
李邦彦即便想抢答,奈何学识有限,也答不出来。
没有息钱,银钱司也不能拿出去搞投资,而且太原之事,这是战事,完全没有赚回来的可能性,除非一战把金国打趴下,让他们来给大宋交岁币,否则拿多少出去也收不回来。
“朕问的是,辽国可以忍受岁币拖欠,唯独不能忍受的一件事是什么?”
“官家要求和?不可!”
至少在处理目前太原问题上,它是非常有参考意义的。
到是李纲思忖良久,突然面色一喜:“臣懂了!塘埭!”
众人无语,面面相觑。
宗泽有些不悦:“太原防务,重中之重,还考虑这些干嘛?”
“岁币啊!”李邦彦抢答。
“求什么和,就算要和,那也是和平谈判。朕要说的是,《檀渊之盟》里,辽国最在意什么?”
非正常的,参考土地兼并。
这还是比较正常的一种方式。
李纲也笑着看看殿内同僚:“这塘埭,便是一块一块的水田,田连阡陌,骑兵难行,要想架砲机得还得先把这些坑填了。”
赵福金接话道:“此时二月下旬,正值春耕,搞什么坚壁清野,加固城防,去发动百姓在城外周遭开塘埭,引水种稻,凡开塘埭者,稻种朝廷提供,并免粮税三年!这样一来城防有了,水稻赶在夏收时收完,粮食也有了。”
赵福金点点头,示意他讲下去。
“若是把国债开放给坊间,允许富户商贾购买,短时间内,应该能集起不少银子。”
之所以允许官员购买,是因为大宋的官场,有他自己的一套玩法,可控性比起坊间来说,要强的多。
“若太原真需要银子,臣倒有一计!”秦桧躬身道。
而且朝廷信誉一旦破产,影响那可就太大了。
至于反对的理由,赵福金不能明说,因为以大宋百姓的聪明才智,一旦人人可以购买国债,国债便很有可能变成流通货币,比如张三购买了一百贯的国债,家里出了点事情,急需用钱,李四趁火打劫,九十贯回收。
众人眼睛一亮,纷纷觉得此计可行啊!
反正这些富户商贾,有的是闲钱。
所以在赵福金腾出手来完善这些问题之前,是绝不可能扩大银钱司国债的。
这份人类历史上维持时间最长的和平协议,虽然被后世一些人认为是大宋耻辱,但是仍旧有它的价值。
赵福金这一招空手套白狼,就用一些稻种,便解决了太原城的城防问题。
“那咱开封为何不搞?”李邦彦不解。
李纲叹道:“太原城防只有十里,咱们开封可足足有八十里。八十里田连阡陌……李相公觉得可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