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渡劫失败的我只能回大明当王爷

关灯
护眼
第129章 郑和舰队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第129章 郑和舰队

在船队的西南面,一支更加庞大的船队逐渐从地平线上出现。

看着这支庞大的船队,朱瞻埈身边的人从一开始的紧张,逐渐变为了放松。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这支船队太庞大了,庞大到在这个时代只有大明才有可能建造如此庞大的船队,与如此庞大的海船。

“是郑公公下南洋的船队!”桅杆上眼尖的瞭望手已经看清了大船队所悬挂的旗帜,大声向全船报告着。

事实上不用瞭望手喊,在看到这支大船队全貌的时候,就已经有人在欢呼了。

要知道他们虽然碰到了倭寇,但船队所处的位置可是依旧是大明的海疆,能够在大明海疆碰到如此庞大的舰队,除了郑和的船队之外,也不做他想了。

甚至于在这个时代,这个世界上有能力建造和组织如此庞大船队的也只有大明。

所以除了郑和的船队之外,眼前这支光是船帆就足以遮天蔽日的庞大舰队,不会有第二种可能。

即便是在修仙界已经见识过太多浩瀚与壮丽的景色,看着眼前这支由数十艘大船组成的舰队,看着他们的船帆如同一座山岳一般朝着自己逼近,也依旧是一件能够让人觉得心潮澎湃的事情。

或许过去在修仙界,再怎么恢弘壮丽的景色都和自己没有太大关系,但眼前的这支船队是自家的东西?

对于这些朱瞻埈倒是并不怎么在意,他更关注的是为什么会在这里碰到郑和的船队。

《明史》及《明实录》记载永乐六年九月,朱棣命正使太监郑和、副使王景弘、候显率领官兵二万七千余人,驾驶海舶四十八艘,从太仓刘家港启航,敕使占城,真腊,暹罗,爪哇,满剌加,苏门答剌,锡兰,苏禄等国,为郑和第二次下西洋。

但另有一种说法是郑和是永乐七年九月出发的,并且是第三次下西洋。

因为第二次下西洋是在永乐五年,目的是将第一次下西洋时带回来的外国使节送还,《天妃之神灵应记》记载永乐七年二月初一,郑和和王景弘还立了一块《布施锡兰山佛寺碑》以兹纪念,并在永乐七年夏天返回了大明。

不过不管是永乐六年九月出发二下西洋,还是永乐七年九月出发的三下西洋,郑和在永乐九年六月还朝这一点还是没有异议的。

可如今才四月,怎么郑和就回来了?

朱瞻埈对此记得很清楚,他是正月过完了之后,才带着青玉卫出的海,趁着开春海上没有台风来练兵,如今才过去三个月,怎么就碰到郑和了?

心中如此想着,但朱瞻埈还是命令船队打出旗语,并挂起了象征自己藩王身份的旗帜,向郑和的船队靠拢。

其实不光朱瞻埈此时心生疑惑,正在自己旗舰上的郑和也觉得很是奇怪。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我真不是你们以为的天才 初唐:砥砺前行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霸剑圣尊 北宋最后的良心 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都重生了谁还做选择,我全都要 神祗:开局鱼猫兽人 回到2006 我真有特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