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术的实行角度,毫无疑问这个战术是成功的,起码骗过了防跑的关键人物德韦恩,他明显被迷惑到了。以至于将斯科特扑倒之后,才发现他手中压根没有橄榄球。
同一时间,拿到球的劳伦斯早已经远去。面对角卫的盯防,劳伦斯使用了和外接手如出一辙的摆脱步伐,成功晃开了对手。
彼时的安全卫还在另一侧,劳伦斯有自信能在对方回防落位之前成功杀入阵区,这种自信来源于他灵活且轻快的速度。
但就在劳伦斯开始全力启动的时候,却发现除了安全卫之外,还有另外一个身影,也以极快的速度朝自己靠近。
是伊森奥康纳!
伊森不仅没有被劳伦斯拉开身位,反而还有逐渐追上的趋势。
就在刚刚,伊森站在德韦恩的身后,在比赛开始的第一时间,他就选择退后。就像是一位老练的渔夫,等候着“漏网之鱼”。
果不其然,伊森看到内布拉斯加用一个简单的假动作就打穿了阿拉巴马的防线,同一时间伊森确定了跑球者劳伦斯的冲球路线,就迈开双腿加速冲锋靠近。
如果说短码跑球是如同“沾衣十八跌”一般的贴身缠斗,那么长码跑球,尤其是跑卫已经突破中区,来到深区开始最后冲刺的时间段内,跑球者与防守人员的对抗就会演变为类似“生死时速”一般的竞速赛。
如果攻防双方有明显的速度差距,情况就会变得非常简单明了,不是跑卫进入阵区,就是跑卫被防守人员摁倒。
但若是双方速度差距并不大,那这种攻防就会变成一个充满技巧的追逐游戏。
由于这一切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反应,这需要双方都有极强的反应速度和出色的直觉判断。
面对突进靠过来的伊森,劳伦斯第一时间就选择内切。
原本是想做假动作逼迫伊森改变方向,然后再摆脱,哪知道被伊森直接看穿,于是他也只能硬着头皮朝着继续选择内切。
这一幕跟伊森之前使用过的“z字路线”如出一辙。
面对其他防守队员,劳伦斯的确有速度优势,但这点速度优势,在伊森面前荡然无存,偏偏z字路线也只有在有速度优势的时候才能使用。
错误的路线选择,导致伊森与劳伦斯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
情急之下,劳伦斯只能尝试再次改变方向,而也就是这变向时的一瞬间凝滞,显露出了破绽。
伊森双腿发力,整个人朝前扑了过去,身体在空中完全舒展,张开双臂,硬是抓住了劳伦斯衣角,直接将他拽了回来。
劳伦斯原本以为已经完成摆脱,这突然出现的力道让他措手不及,情急之下手中的橄榄球也滑落出去……
两人在惯性冲击下翻滚,而梭型的橄榄球则滚落到另一个方向。
被第一时间赶到的安全卫直接捡到!
“抄截!”约翰麦登大叫起来。
对别的解说员而言称得上失态,但是在麦登这里则属于正常操作,他习惯于这种慷慨激昂的解说风格。
而关键的球权改变,也让现场所有球迷的心揪了起来。
安全卫带球冲刺,虽然已经做出了急变向动作,但是作为一名安全卫,他的速度终究还是比着正常的跑卫要慢上一些,被对手轻松识破,将他拦截下来。
但即便这样,通过安全卫的抄截,也让阿拉巴马直接反推到了本方半区四十六码线的位置。
“观众朋友们,这次关键的球权改变让阿拉巴马看到一丝胜利的曙光,问题的关键在于阿拉巴马的伊森·奥康纳能否成功抓住这次机会!”
伊森用实际表现证明约翰麦登的担忧只是多虑。
相比于内布拉斯加,阿拉巴马并未做出任何阵容上的改变。
就连进攻策略也和上半场差不多,算是以不变应万变。
而内布拉斯加显然是对如何防守伊森这个全国性难题感到头痛。
相同的跑球掩护战术,相同的z字路线,相同的防守人员追逐,所不同的是,紧跟着伊森的防守人员并不具备伊森这般的速度,所以,即便这位防守人员最后做出了一个飞身扑救的姿势,却也只能重重砸在地上,看着伊森的背影远去。
“不愧是无比冷静的橄榄球机器人,伊森在这个关键时刻,没有出现哪怕一根头发丝的失误,他没有给对方任何的破绽,直接带球冲入了阵区,这已经是他本场比赛拿到的第三个跑球达阵,距离他今刚刚缔造的单场四次达阵的阿拉巴马校史记录只差一次。”
“难道今天手感火热的伊森要再次刷新自己刚刚创下的记录?”约翰麦登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无论如何,我都想为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说上一句……”帕特被同事耳濡目染,语言风格也多少变得有些浮夸。
“……我们将再一次见证历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