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

关灯
护眼
第88章 中秋佳节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第88章 中秋佳节

中秋佳节自上古开始,人们对于天象的崇拜,日为阳,月为阴,而中秋是月最满时,人们祭月而成节,以此流传下来。

每个时代的都在丰富着这个节日的文化,最开始以祭月最重要,祭祀天象,求风调雨顺这是老祖宗们朴素且赤诚的愿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祭祀的成分被慢慢的弱化,家人团圆成了这个节日的最重要部分。

再往后中秋节和所有的节日目的趋同,送礼。

人们应该还是更喜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圆月,而不是月饼一盒八百,八百四个,换成超市代金券的中秋。

这年代的节日不多,中秋节就格外的隆重,长安城内各大酒楼已经为了今日的中秋宴做好了十足的准备,皇城内,特别是御园内格外的热闹,独孤皇后的身边是诸多贵妇人,拉着两位聊着天,这两位正是秦王杨俊和蜀王杨秀的未来丈母娘。

博陵崔氏长房主母是个满脸富贵相的女人,带着奉承的笑说:“娘娘,秦王真是丰神俊朗,您瞧他身姿挺拔,步履强劲,犹有苍松之资。”

独孤皇后非常满意的看着远处的儿子,杨俊不张嘴的话,确实是个俊逸的少年郎,但是嘴太碎了。

独孤皇后对于自己五个孩子的外貌都无比的满意,杨坚高大俊秀,英武健硕,生的儿子都随了他的身形,颜值上有些差别,但是体型都比常人高大神武一些。

“秦王都还是个孩子脾气,到处玩闹,好在品行不错,从不沾染什么恶习,自律的很。”

“都是皇后娘娘教导有方,若非陛下和皇后娘娘以身作则,几位王爷怎么会都如此的出色呢,太子殿下做事犹有陛下之风,晋王殿下现在是大兴城大监,做的也是极其的出色,秦王殿下为人有口皆碑,蜀王殿下现在已经册封为益州刺史,虽然年幼,但是心智远比旁人内秀,年纪最小的汉王殿下,做事也有皇家风度,一门五子,五子皆上品,实在陛下和娘娘教导的好。”

一顿连环马屁将五个儿子都拍上了,独孤皇后听着都乐呵呵美滋滋的,这样的大好日子听这些奉承的马屁,岂不乐哉。

皇后娘娘此时给太监耳语两句,太监去将李渊请了过来。

李渊来到此处恭敬行礼:“微臣李渊,参见皇后娘娘。”

独孤皇后乐呵呵的招呼他近前来:“李渊啊,最近这些日子帮着晋王,做的怎么样?”

“承蒙晋王殿下抬举,李渊皆尽力而为。”

“你这孩子做事就是太一板一眼了,都是自家人太过于生分了。”独孤皇后这么说,然后看向了边上的二位亲家,给他们介绍。

“李渊你们应该也认得,是唐国公府的嫡子,这孩子就是太实在,他母亲和兄长身子不爽利今日都没来,但是本宫亲姐的孩子,我自是最清楚,他现在在大兴城任职,事情做的有序,礼数周全的很,现在年纪也到了,你们在京城内可得给他多留心一下。”

作为姐妹,独孤皇后对唐国公府的事情很是上心,唐国公李澄眼瞅着就没几日的光景了,他不会让自己姐姐家的传承断了,这个唐国公自然要落到李渊的身上,现在李渊尚未婚配,便也给他记在心里。

只是唐国公府现在挂着国公府的名头,但是没有里子,想要找个高门高户的女子怕是也难,只得她自己出面卖卖面子,给这群人画画饼,让她们都知道自己很重视李渊,抬抬他的身价。

李渊满眼感激的看着独孤皇后,他内秀之人,怎么会看不出来独孤皇后的做法。

“同安呢?”独孤皇后问。

李同安也被带到了独孤皇后的面前,倩丽可爱的同安站在众人面前,独孤皇后爱腻的让她到了自己的身边。

“这是唐国公府的长女,李同安,年岁渐长了,脾性却还是个小女孩脾气,小时候常在我跟前玩,没想到这么快都到出嫁的年纪了,真是光阴易逝啊。”

独孤皇后出言提醒诸位贵妇人们,唐国公府还有一位待嫁的姑娘。

她确实很喜欢李同安,若非萧梦岚的出现,李同安就是被安排给杨广的,可爱的小姑娘,而且出生的时候就找人算过,说她有贵气,说白了就是旺夫。

凡逢大型宴会那就是一个大型的相亲会,中秋宴也不例外,所以这种事情不可避免。

杨广却已经是成亲的人了,领着自己的夫人,在池子边猜着灯谜。

杨俊小跑到了杨广的身边,拿着一个月饼说:“二哥,二嫂,给伱们讲个笑话。”

“什么笑话?”

“大哥带那个云家的姑娘来了。”

“啊?不至于吧,大哥能做出这事情来?”

杨广诧异,这也太无脑了吧,这种场合,太子妃也在,他能明目张胆的带着云家姑娘过来,明明知道独孤皇后不喜,还做出这种事情,这不是自寻死路。

杨俊笃定的说:“我亲眼所见,那个云姑娘跟在乐师队伍里面,大哥应该是让她进入乐师队了吧,不信,你自己去看。”

杨广这就过去看了一眼,十几个穿着乐师服装的女子坐在边上此时正在演奏着,声音轻轻袅袅甚是动人,其中有云琦云芮两位云家女子,边上还真有云萝,不得不说云家女子还真是多才多艺啊,吹拉弹唱总得会一点。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靖难攻略 三国之无限召唤 美漫:疯狂多元宇宙 重生港岛,我,米饭班主 人在诸天,背对众生! 我在亮剑杀敌爆装备 海贼:戴维琼斯是恐怖幽灵号船长 斗破:编造日记,萧炎成了小迷弟 我收服了宝可梦 中医:回到知青下乡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