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旁复辟王朝时期,帝国的元老院也被随之改造,规定大贵族可以世袭其中的席位,可想而知,里面自然充斥着极端保王党和旧贵族。
毕竟,在启蒙时代开始之后,“民权”的思想已经逐步深入人心,以前那种只需要对上帝负责的绝对君主,已经不合时宜了,为了装点门面,统治者们必须学会当一个“立宪君主”,也就必须面对一个并非绝对服从自己的政治体制,必须学会容忍反对派的存在,顶多以强势的姿态来把反对派边缘化。
“新的东西?那您是指什么呢?”塔列朗亲王反问。
“您还没有到撒手不管时候,首相阁下。这个玩具还得您先手把手地教我怎么玩才行——”
所以,在这一届议会的几年时间里,他必须抢在自己和国民、议会的“蜜月期”,利用自己支持者暂时占据的绝对优势,尽快通过他想要的那些立法,然后利用政府机器去强行推动,才能解决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并且进一步让自己的支持者获得足够的权力和财力,巩固波拿巴家族的统治。
他想要把铁路作为自己的大玩具,为此需要巨额的预算,需要提前立法解决征地和资金的问题,还要制定《交通规制法》、《金融促进法》等等法律来用国家政策扶植这个玩具。
想要做什么?
想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如今虽然经过大革命的洗涤,以及拿破仑皇帝的《法典》,法兰西已经迈过了近代化的门槛,向着一个全新的国家迈进,但是它毕竟还有着太多太多旧时代的残余,它离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距离。
在不久之前,他为了加冕称帝而在法国各地举行了称帝公投,而就在同一时间,临时政府以“上一届议会应该自然解散”为理由,也进行了帝国第一届的议会选举。
所以,政府和立法机关的团结时期,对艾格隆或者任何一个统治者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时期,也是决定了他们统治上限的时期。
1815年,随着帝国在滑铁卢战败,波旁王家再度回到了巴黎复辟了王政,因为残酷的清洗报复,各地支持波拿巴家族和共和派的力量受到严重削弱,议会自然被极端的保王党分子所充斥,四百零二个议席中有三百五十席属贵族、上层教士和极端保王派。
……而这也不是第一项优先事项。
自从大革命之后,无论法兰西换了何种政体,“宪法”和宪法派生出来的议会都是绕不开的东西,立法机关的权力或大或小,但终究掌握着国家预算的审议、掌握着质询政府大臣的大权,甚至还可以在自由辩论当中公开指责君主。
他甚至在和艾格隆的交流当中,也差不多知道了他想要做什么。
王室的拥护者们欢呼雀跃,宣称这一届议会是“无双议会”,大有众正盈朝之风采。
“亲王殿下,现在在战胜一切因循守旧和迟疑不决的最好时机,如果错过了,天知道下一次是什么时候。”正因为带有这样的想法,所以艾格隆以笃定的姿态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们要抓紧时间。”
因为害怕被人怀疑“已经过于老迈不能行使权力”,所以塔列朗亲王一直刻意对外界展示自己身体健康,但是岁月终究是无情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他每一分每一秒都比之前更加衰老,哪怕和年初艾格隆和他刚见面时相比,都显得老了不少。
所以,他也用轻松的语气回应了自己的老臣。
所以,在相对公平的选举环境当中,艾格隆还是借助高涨的民望拿到了他想要的大胜。
对于艾格隆的急不可待,塔列朗亲王也没有太意外。
不过,“无双议会”的存续时间却并不久,极端的反动政策和报复清洗并不得人心,在局势稳定之后,法国人也逐渐抛弃了这些极端的保王党分子,一大批态度温和的自由派被选举成为议员,这些议员也经常和王室唱反调,造成了多次政府内阁垮台。
在帝国第一届国民议会当中,铁杆波拿巴支持者加上公开表态拥护皇帝陛下的议员,拥有着超过八成席位的压倒性优势,也就是说,至少在现在这个时期,帝国政府想要推动预算案、想要推动新的立法,基本上都会得到议会的支持。
这种场面话艾格隆当然不会相信,哪怕他还没有真正领教过官僚机构应付上级的本事,但他也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种在文牍当中玩样的技巧,更别说他现在面对的还是塔列朗亲王这样的驰名欧洲的奸猾之辈。
它的产业尚且简陋原始,农业也衰弱不振;各地的税制不一,而且经常有不同的商业壁垒;运河要么年久失修,要么就干脆还只停留在纸面上;海外贸易经过几十年战争的摧残,直到现在都还没有恢复元气;它的税收改革也势在必行……太多太多了。
等艾格隆坐定之后,塔列朗亲王轻轻挥了挥手,旁边的秘书立刻会意地将一大叠文件递交到了艾格隆的面前。
而这些都不是一口气就能够做完的,艾格隆也不打算一口气解决,他知道轻重缓急。
长此以往当然不行,不过对艾格隆来说,反正塔列朗亲王作为他的首相只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渡时期,所以他并不在乎对方“磨洋工”。
在他看来,自己不需要一个既对他桀骜不驯又可以自行世袭席位的贵族院。
所以他上台之后第一刀就要砍向这个地方。
“那里所有的贵族议员,现在需要人人过关,谁拒绝向我、向帝国宣誓拥戴,谁就被视为自动放弃席位,腾出来的席位我将亲自册封人来填补——塔列朗亲王,我们首先要树立我们的权威,拿他们开刀再好不过了!”
“我明白了,陛下。”塔列朗亲王疲惫地打了个哈欠,然后点了点头。“整治这些小爬虫,就包在我身上吧,谁要是不服您,谁就得流亡或者隐居,我们绝不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