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乐观的学者都不敢这样预测。
可这样的事情,就特么真的发生了,要不怎么说现实永远比小说更玄幻呢?
“哦哦。”高凡这才反应过来,这是80年代,出国的确是不需要家里出钱的,没准还能给家里寄点美元回来。
“就是说实现四个现代化以后呗……”
最yy的网络写手都不敢这样编。
站在1982年的时间点上,你说2010年中国的gdp能超过日本,2020年能够超过欧盟各国之和,大家绝对要说你是蛇精病。
在吴子贤看来,高凡前面的话就是套路,相当于在人家结婚的时候说句“百年好合”,其实谁也不知道这两口子能不能合下去。
可是,在“高知”人群里,对于这个口号却是颇为不屑。一些有机会出国考察的学者或者官员回来之后,都是摇头叹息,说中国和人家的差距太大了,别说20年,就是200年也不见得能够追得上。
吴子贤也没指望高凡给他一个回答,直接转向了另一个问题。
不过,关于毕业去向的问题,吴子贤还是觉得可以向高凡请教一下的,他认为高凡的见识比其他同学要多一些。
2000年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时下最流行的口号,报纸上、领导的讲话稿里、高考作文、小学生造句,处处可见“实现四化”的字样。
“不是,我是突然有这个想法的。你不是说,我的研究在国内做不了吗,如果到国外去,是不是就有机会做了?”
吴子贤微微一笑,说道:“高凡,你不知道吧,王炎一直在偷偷背托福单词的,他没跟别人说。是我有一次看到他的书了,他才跟我讲了这些。”
“你是说,王炎想出国?”
“你到日本去,也不见得就能做你想做的事情,人家凭什么给你投资?对了,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可能比这个更严重。”
“你是受他的影响?”
吴子贤问高凡,什么时候可以实现这样的目标,高凡随口回答了一个新千年,其实也是认真的。因为新千年之后,国家的科技投入真的突然之间就增加了,对于业内大牛来说,几千万的课题的确不算啥稀罕事。
“那其他国家呢?欧洲,或者日本?”
“是的,他有一个比咱们高几届的中学校友今年出国了,他也想出国。”
高凡回忆了一下前一世的情况,摇摇头说:“国外倒是不缺经费,但他们可能更没有做这个课题的动力吧?你想想看,美国的国土面积和咱们差不多,耕地面积比我们还多,却只有2亿多人口,根本不缺粮食。
“欧洲的情况不好说,日本……倒是有点可能。”
“如果你在日本做出了这项成果,成果算谁的?”
“算……”
吴子贤一时有点懵,他只想着搞出这样一项研究,能够造福全人类,啥时候琢磨过成果算谁的问题?
“在国外,能够支持这么大一个项目的,肯定是某个财团。那么你的研究成果,也得归这个财团所有。你想想看,如果日本的一个财团掌握了这项技术,他们会愿意拿来帮柳安的农民吃饱肚子吗?”高凡问道。
吴子贤傻眼了,看着高凡,许久都说不出话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