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下午,物研所共有十六名博士生、博士后提问,到后来甚至有一线的研究人员参与提问。问题很多已深入到实际研究课题的难点,涉及的子方向更是包括几何光学、天体力学、物理材料、电动力学、高能物理学、原子物理学、金属物理学、表面物理学、超声学等,甚至还包括超导量子、冷冻电镜、非晶合金材料等高精尖的领域细节。
秦克与宁青筠轮流作答,宁青筠主要负责超导材料、量子力学、流体力学、电磁学、光学等方向,其余方向秦克全包圆了,再次展示出他360度全子科覆盖的渊博知识体系,震撼了全场。
每一个问题几乎都得到了准确的答案,最起码也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短短三个小时的交流,让全场的气氛变得越来越高涨,秦克提出的很多新思路新方案,都让台下许多人如获至宝地交头接耳,许多人听着听着便按捺不住,跑出大会议室,回实验室验证去了。
到傍晚五点半学术交流结束之时,偌大的会场只剩下一半人左右,都是些不舍得离开的学生和研究人员。
何士达院士作为物理学方面的大行家,更是了解到秦克宁青筠在下午学术交流中表现出来的高深学术水平。
宁青筠在相关专业领域已不比普通院士差多少,秦克更是让何所长暗暗直呼“不可思议”。因为这年轻男生表现出来的深厚学识、才思敏捷、以及发现问题实质的判断力、不时闪动的灵感与创新思维,实在是他平生所仅见,估计牛顿、爱因斯坦复生,在二十岁出头的年纪,也很难胜得过此时的秦克。
别的不提,起码像是今天下午这样的交流会,估计可以缩减物研所十几个项目半年的研究时间!
直到这时,何士达院士总算明白到为何上头如何看重秦克了,这简直就是千年难得一遇的绝世天才,不管是在数学上还是物理上,怕当得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最让何士达感到舒心的是,秦克身上有种温润如玉、如沐春风的气质,而且毫无傲气,言行之中都极给他和一众院士们的面子,哪怕再妒忌他的人,也很难生出什么反感与敌意来。
大概这也是无数大佬喜欢他、愿意为他保驾护航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何士达再次坚定了自己要与这样前途无可限量的未来院士交好的决心,第一步就是投桃报李,就是给秦克和宁青筠在物研所的招聘里开绿灯。
说句实话,就算秦克在物研所挖走五十个骨干,但只要秦克带着宁青筠每年过来举办两三次这样的学术交流会,对物研所产生的价值就远超过五十个技术骨干了。
当然,何士达也不太敢奢望秦克和宁青筠能经常过来举办这样极耗心神的交流会,一年能来两次就顶了不起了。
宁青筠经过三个小时的学术交流会议,俏丽的小脸上已难掩疲惫,连秦克的脸色也有点儿苍白,毕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全理解一个高深的科研项目难点,并根据现有的数据判断出问题所在、继而找到解决之道,难度之高、消耗心神之大可想而知。
秦克与宁青筠如此尽心尽力,何士达院士看在眼里又怎会不记在心里?
因为文远平院士另有要事无法参加晚宴,晚宴便由何士达所长安排和主持,考虑到多促进双方交流,晚宴并没有为秦克二人安排特别的宴会厅,而是在物研所的食堂里举办的,食堂很大,有近百个大圆餐桌,差不多可以容纳所有人一起用餐。
何士达亲自给秦克和宁青筠敬酒,殷切道:“两位教授今天下午辛苦了,物研所受益良多,我代表物研所敬两位教授一杯。”说罢一口便喝光了杯中的红酒。
以他的身份地位,这样的姿态实在已将亲近之意表露无遗了,秦克自然也不会拂了他的面子,他将杯里的红酒也爽快地一饮而尽,笑道:“能见识一下物研所的研究水平,对我和青筠来说也是难得的机会。还得感谢何所长给了我们这样的好机会,也使得我们见识到物研所的英才济济。夏国物理学界第一研究所的称号,实至名归。”
何士达哈哈一笑,对参加晚宴的众人道:“大家随意,有什么想请教秦教授宁教授的都可以来敬酒,但注意分寸,可别让两位教授喝醉了。他们的大脑是国家至宝,可不能被酒精损伤半分。大家最好以茶代酒。”
这番话简直是在鼓励物研所里的人投奔秦克二人,许多心动的研究人员再无顾忌,纷纷主动出击来与秦克二人寒喧客套。
第二天上午又是一场热闹的学术交流会,物研所不管是学术上还是科研上,只要不涉及保密性质的难题几乎都抛了出来,而秦克和宁青筠的表现依然没让任何人失望,许多难题都在他们这里找到了解决思路,或进直接得到了答案。
这也进一步推高了两人在物研所的名望,到了下午的“人才交流专题会”,当秦克抛出拟招聘人员的大概薪酬待遇以及相应的技术要求后,有心应聘的博士生、博士后和研究人员更是几乎争破了头。
最终因为求职人数太多,增加名额的呼声太高,经过秦克与何达士所长的商量后,青柠科技的招聘名额提升到六十个,也一下子就招满了。
连何士达都开玩笑道:“秦教授啊,你给出这样高的薪酬,我都心动了,要不是一把年纪了不符合你们的招聘要求,我都想要到你们的研究中心任职了。”
秦克招人注明了不超过三十五周岁,因为一般研究人员最巅峰的水平是在四十岁,之后就会缓慢走下坡路,所以三十周岁与四十周岁之间往往也会被称为“科研的黄金时段”。
秦克还特意留了五个女研究员的名额,主要是考虑到男女搭配工作不累,不然整个研究中心都是男性,有时会很影响士气。
总的来说,招聘的过程非常顺利,秦克原本看中的三个研究人员也主动地“自投罗网”。
第一个是丁思博,今年三十三岁,目前是清洁能源前沿研究实验室的四级研究员(相当于四级教授),曾先后参与过海洋能、风能、太阳能等的相关项目,经验比较丰富,现在担任着“氢能开发与应用”小组的副组长,这个小组是实验室里的重点课题小组,组长是氢能方面的行业大牛巩宏彬院士,丁思博读博与从事博士后培养时,都是跟着巩宏彬院士,是巩宏彬院士的得意门生。
这次巩宏彬院士原本是有些不舍得放自己弟子离开,但想到丁思博出身贫寒,到现在的家境也并不算好,家里老婆要专职在家照顾两个小孩,老人还要长年服药,此外还有每月高得吓人的房贷要还,光靠所里的工资奖金,丁思博几乎都得月光,而且看不到未来生活改善、减轻压力的希望,而青柠科技的薪酬福利之优厚在业内也是出了名的,绝不会比任何国际一流研究机构差,丁思博去了“青柠新能源及淡水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究中心”,起码能任个主管,收入最少会翻三倍。
考虑过后,最后反倒是巩宏彬院士亲自带着丁思博来求职,并向秦克再三推荐了自己的这位弟子。
秦克也早就从文远平院士提供的优秀名单里看过丁思博的简历,当下双方一拍即合,丁思博入职青柠科技,出任“青柠新能源及淡水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究中心”下属的“新能源部门”主管。
第二个是周志树,三十四岁,磁学重点实验室的四级研究员,目前是“磁流体海水淡化法”的组长,研究通过磁流体发电技术来实现海水淡化,不过这个项目并不太受到物研所的重视,每年的研究经费也不足,秦克抛出橄榄枝并保证充足的科研经费后,周志树便带着整个小组七个人全投入到青柠科技,担任“青柠新能源及淡水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究中心”下属的“淡化资源再生利用技术部”的主管。
第三个是纪家海,三十二岁,软物质物理实验室的一级副研究员,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博士,回国外曾在燕大里当过两年的副教授,后来觉得行政的繁琐事务太多,便跳槽到物研所,专心搞研究。他的主攻方向是高分子材料薄膜。
目前海水淡化技术中应用最广的反渗透法(即超过滤法),就是利用只允许溶剂透过、不允许溶质透过的半透膜,将海水与淡水分隔开,纪家海在醋酸纤维素膜、芳香族聚酰肼膜、芳香族聚酰胺膜方面都有极深的造诣,曾有海水淡化公司出百万年薪请他去当技术主管,他都没答应。这次肯跳槽到青柠科技,主要是与秦克深入交流过后,让他意识到高分子材料薄膜还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出乎对技术的狂热追求以及对秦克物理水平的敬佩,他一口便答应了秦克招揽,出任“青柠新能源及淡水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究中心”下属的“淡化资源再生利用技术部”的副主管。
最终“青柠新能源及淡水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究中心”招收到五十三名研究人员,曾向秦克请教暂态功角稳定问题的博士后沈胜贤也在其中,基本上将研究中心的团队初步搭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