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是单纯的君臣关系,会让尹烈在嬴政的面前,更加的自如、自在。
简单的礼仪完毕。
国尉府大婚。
只留下了始皇嬴政,武成侯王翦,以及暗中的尹烈。
嬴政拐弯抹角了半天。
希望也能瞒的过武成侯王翦吧。
很多人会认为谋略非常重要。
尹烈拱手一礼,尔后便要退下。
通武侯王贲实实在在的触犯了嬴政的底线!
“秦卿,都审问清楚了?”
王翦又是一阵奉承话。
他照例行礼过后。
事实上。
尹烈之前随身有一块玉佩,上面篆刻的两个字名为:【阿房】。
使得尹烈相当不舒服。
有些东西的确是不可逆的。
至于郡国制度……
尹烈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惊异之色,他只是平淡的回应了一句,尔后便要继续转身离开。
“结果伱现在转头又查出王贲直接参与了东郡陨石案……”
此时此刻。
嬴政不打算依法对军武王家上纲上线。
“还请王老将军回去多跟通武侯好好说说,你们父子之间还是需要多多沟通的,尽量把话给说开,表明内心之所求!”
当然。
身为穿越者的尹烈,总觉得那所谓的父子关系,有些怪怪的。
真正的兵家高手,都是率先立于不败之地,然后慢慢逼着对方出奇,再进行反制,一招制胜!
“呵呵,陛下谬赞了,老臣年轻时候所教的那些兵法,皆是些许皮毛。”
顿时!
嬴政也停下了批阅奏折的动作。
嬴政却必须得跟王翦唠个明白。
没办法。
紧接着。
无论是何处的地牢,都充斥着无尽的阴冷死寂之感。
他非得与其好好掰扯掰扯不可!
“陛下,老臣对于郡县制的态度,永远都是坚定的维护到底!”
王翦连忙道:“老臣一点都不委屈,我大秦之一统,下靠将士用命,上依陛下之决断,老臣只不过是顺势而为的匹夫矣!不敢贪天之功,又何谈委屈二字,陛下有些太过抬举老臣了。”
这位当世的兵家绝顶,当世第一名将,其敏锐度是毋庸置疑的。
他终于开始直入主题!
提及了通武侯王贲……
“当年无论是攻楚或者攻赵,朝中都有人弹劾老臣拥兵自重,若无陛下庇护,断无老臣今日……”
原来真正在皇帝这里上眼药之人,乃是他的亲儿子!
尹烈走出地牢的第一反应,是微眯双眼,以及他感受到了阳光的暖意。
“陛下,我父子真无半点分封之心,还望陛下莫要听信谗言污蔑……”
其次是人心向背,众之所望,天选之子,名正言顺等等。
尹烈抬步前往了章台大殿。
第二:暗中布局促成重启分封制。
他话风一转的道:“王老将军,这样吧……既然你不愿意受封,那朕便破格分封一下王贲,通武侯年富力强,文武兼备,他若有了御赐之封地,必定能够治理的妥妥当当。也算朕没有委屈了两位功臣啊!”
因为打破现状,只会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同时也会打乱尹烈的入秦布局。
“犬子就更加不用说了,没有陛下的宠信和培养,焉能有他的今天。”
“回禀陛下,有了阶段性的重大突破。”
大多数时间,几乎都在处理九州三十六郡的政事。
“蒙陛下恩重,君臣礼法更加不可废。”
嬴政声音平淡的道:“通武侯的灭燕、破魏、伐齐之功,足以破格分封,他只要有此心,朕断无委屈功臣之意!”
艳阳高照。
“陛下!”
王翦并不觉得这样会有问题。
事情很大!
尹烈也及时的运转了【万物隐】。
不唠不行啊!
郡县制乃是帝国根基!
右相王绾与尹烈之前也先后提出与完善了藩屏制度。
王翦闻言认真的道:“回禀陛下,分封制实乃天下分分合合的祸乱之源,陛下开创性的启用郡县制为九州国策,实乃一大明君之举!”
这就注定了吕布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再能打也是没用的。
……
并且最重要的是……
军武王家牵扯实在太大。
同时他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朝着这个方向持续努力。
尹烈对于嬴政的生活,他是并没有多大向往的。
……
……
反正皇帝的一天,非常有规律。
王翦虎躯一震,当即半跪于地的道:“陛下,分封实乃祸国之政,老臣宁死也不敢分裂九州!”
经由谒者通传。
第一:携天命倒逼皇权。
只需要守正,再用大秦的国力倾轧对方,便能够百分百获得胜利。
嬴政身为皇帝,如果他真的点头了认可了此事,那就必须得按照秦法公事公办。
半个时辰以后。
嬴政拐弯抹角的提到了分封。
反观尹烈……
只要能够保全王家,向皇帝低低头什么的,都是再小不过的事情。
同理。
屠雎现在都已经摸清了他的身份。
因此。
也是让屠雎最为费解的一点。
嬴政却又转而道:“秦卿,先留下吧。正好朕也要宣召一下武成侯,你从旁观测一番,也有利于你的案情调查。”
就看王翦待会儿是个什么反应了。
若给他知道了。
尹烈现在的所行之事,妥妥的把自己变成了众矢之的。
那么嬴政必然也是知晓了的。
尹烈对此并不意外。
“王老将军。”
商鞅变法使得关中老氏族恨的眼珠子出血。
尹烈径直退到了大殿角落的屏风之后。
而藩屏制度最直接的受益者乃是诸位嬴氏公子。
始皇再造九州盛世的理想。
比如汉末的吕布……
嬴政毫不犹豫的把尹烈的结论全盘否定,顺带驳回。
屠雎判断,尹烈对于东郡陨石案的具体处理措施之结果,将会直接影响到尹烈个人的结局。
一位合格的帝王。
毫无疑问。
究竟是哪个坏东西在皇帝这里说了什么破格分封……
如此一来。
非常之大!
“这世上岂有生而知之的人。”
屠雎和任嚣却先后被宣召入宫,再无任何消息。
这也注定商鞅迟早要亡在自己的律法之下。
问题在于……
霎时间。
“毕竟……心之所欲,宜疏不宜堵,越是压抑,便越会在看不见的地方加倍反弹。”
“王老将军,家与国,同样重要,你还需要再多费费心。”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