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二日,大暑。
华强太古银行分行,在距离上埠工业区不远的福田中心街区,正式开业。
有意思的是,这条路叫作“华强路”,后世大名鼎鼎的华强北,是从它的主干道上延伸出去的一条岔路。
华强太古银行开在华强路,隐隐之中似乎形成了某种广告效应。
开业当天,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极具岭南特色的舞狮表演,吸引来不少群众围观,随后又迎来了两大拨客户组团登门,相较于开在罗湖的南洋银行当年开业时客户稀缺的场面,不知热闹多少倍。
第一拨客户是以华电公司为首的、特区合资企业代表所组成的团体,据在场知情人士透露,这些企业或多或少都与华电公司有关系,有几家电子厂是华电牌传呼机的零配件供应商。
自从投资上亿外汇建设产业园后,华电已是特区数一数二的大公司。
第二拨客户是以招商局为首的、特区国资企业代表所组成的团体,他们虽然不如合资企业代表团财大气粗,但胜在数量多,几乎特区内点得出名字的国资企业,都派来代表,高低都带来了些业务意思一下。
这明显是早有计划的安排,两大商界力挺华强太古银行。
让人不得不感慨其背景之硬实,底蕴之深厚。
受这两大团体的带动,开业当天银行柜台前便排起长队。对于许多身在福田的、干个体户发了财的人而言,把钱存在一个安全可靠的地方,过去一直是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南洋银行虽然是一个选择,但它却在罗湖,不太方便。
福田的这家华强太古银行的出现,对他们来说无异于久旱盼甘霖,它既是家外资银行,又有大型国资企业和合资企业的力挺,让人很是放心。
出于多重考虑,李建昆并未出席开业剪彩。
他如今在特区也算個大名人,一旦他出现在华强太古银行分行的剪彩仪式上,势必会有好事者要扒拉他和华强太古银行之间的关系,虽然未必能扒拉出什么,但华电招聘引发的舆论余波未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随后几日,特区华强太古银行传来的喜讯不断:
储蓄额三天破亿!
五日内发放贷款额超过千万!
开局简直不要太完美,银行的工作人员忙碌并快乐着,业务好,意味着他们的薪资也会水涨船高,不枉他们从港城跑过来受苦。
特区现在的生活环境,与港城显然没有可比性。
工作人员们住的是银行给他们租的民房,出行只靠二八大杠和腿,有些人嫌弃街边饭馆的卫生条件,不得已自己烧饭,想买点柴米油盐还得向本地居民淘换票证,要不然只能从港城拎过来……
不过,有一个小组的人,却不太得劲,甚至已经闹出不小的情绪。
晌午时分,华强太古银行福田支行由八扇门面房合并而成的银行内部,业务二组的组长冉姿,踱步在廊道上,目光左右打量着,无论是隶属于哪个部门的办公室里,都忙碌异常,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
在同部门的业务一组的办公室门外,冉姿顿住脚。
里面一组组长黄志耀,正带领着他的组员们,忙着对各项贷款申请进行风险评估和授信审批,大家说话用喊,走路用跑。
“怎么了阿姿,还没给你们组安排工作?”黄志耀发现戳在门口的冉姿,打招呼询问。
后者无奈摊摊手后,没再逗留,回到隔壁自己组的办公室。
房间里安安静静,她的六名组员各自坐在办公室后面,有的在喝茶看报,有的干脆呼呼大睡,无所事事的气氛与行里其他区域形成鲜明对比。
“冉姐,怎么搞呀,到现在还不给我们派活儿,特地跑来大陆工作,我可不想只拿那份底薪。”有组员抱怨说,虽说底薪也不低,但谁不想多挣些?
他们这批过来特区支行的人,八成都是光棍小年轻,打的就是趁无牵无挂的年纪,辛苦几年,多赚一些的心思。
港城的物价逐年上涨,生活压力是越来越大了。
有组员附和道:“要是只为这个底薪,我真不会过来,当初说好的,特区这边是新兴市场,业务多,机会大,我是看中这些。现在把咱们弄过来,撂在这儿不管,算怎么个意思吗?”
一个其实没睡着的组员,从办公桌上抬起头:“如果大家都清闲,我也没想法,问题是现在行里其他人都在忙业务,每天都有不错的提成收入,只有咱们组一点活儿不安排,这不是搞区别对待么?”
“阿姿,上面怎么说?”一名男青年站起身问,他和冉姿年龄相当,二十四五岁的样子,比其他几名刚出校门不久的组员年长一两岁,是业务二组的副组长,名叫叶修杰。
叶修杰和冉姿同期进入华强太古银行,一起共事有些时日,自认对她还算了解,刚才见她一言不发离开办公室,猜测她肯定是去找领导了,其实作为组长,她比任何人都急。
“说对我们有更重要的安排。”
叶修杰苦笑,还是这个说辞,然而打听具体情况吧,又半个字不透露,也不知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挺不靠谱的样子。
啪!
一名男组员一拳捶在办公桌上:“再这样,我申请调回港城!”
冉姿望向他,好生安慰说:“阿生,别冲动,现在经济环境不好,能找份银行的工作不容易。”
港城不像内地存在什么铁饭碗,尤其是像他们这种工作经验不丰富的人,公司说开也就开了。
被称呼为阿生的男组员咬了咬牙,终究没对她说什么气话,对于这位一向关心他们的组长,阿生还是蛮敬重的。
冉姿有意活跃气氛道:“下班后咱们找个地方聚一聚吧,听说特区也有些好玩的地方,比如海上世界。”
她对组员们倒没有任何意见,事实上看到大家因为没有活儿干,而感到沮丧和气恼,她是很欣慰的,至少证明他们组里没有混日子的人,大家虽然年轻,但充满了奋斗激情。
无愧于他们“最优小组”的称号。
是的,当初在港城进行内地业务培训时,他们小组七人是最优秀的,天知道过来这边后怎么变成这个样子。
有句话冉姿不好对组员们讲,她只能选择相信上面,通过好几次沟通她看出来,可能连他们支行的领导都不清楚所谓的更重要的安排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