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朕这大明还有的救

关灯
护眼
第164章 报纸的用处(求订阅)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第164章 报纸的用处(求订阅)

“陛下,臣等还有一事想要请教陛下。”

“哦,何事?”

看到刘一燝询问,朱由校也来了兴趣。

“陛下去年定下开恩科之事,内阁也很是重视此事,就按往年会试例,定于今年二月二十五日开恩科,只是现在科考临近,主考官与陪考官还未确定,需要陛下降旨任命。”

二月,那不就是下月了,那也快了,朱由校算了算时间。

他对这个事情比较上心,毕竟是自己即位后第一次科举,这个事情还要上点心呢,并且他还知道这次科举还会出现不少历史名人呢。

“这个朕知道了,这几天朕就把考官名单定下来。”

“陛下圣明,如此臣等就放心了。”

随后刘一燝等人见状就告退了,留下朱由校一人在冬暖阁继续看奏疏。

见阁臣都出去了,朱由校也在思考改革盐政的事情。自从起了改革盐政的心思后,他这几日也在思考如何改革盐政,也让司礼监送来许多改革盐政的奏疏。

在这几日的政策梳理后,他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开中法不能盲目恢复,现在的“纲法”盐政也不能盲目废除。

首先开中法在明代一直有人要恢复,但从来没有成功恢复过,就是因为开中法只让盐商的粮食跟盐引进行交换,回到了以物易物的形式,朝廷除了有粮草供应,减轻边军粮草压力外没有更多的好处。

并且这个过程中,由于粮食运抵边关,跟盐商拿着边关给的盐引去换盐售卖中间有着很长的时间差,导致官盐的售卖的效率很低,有些甚至出现超发盐引等种种问题。

但若是粮食全部折色成白银,直接兑换盐引的话,这就让盐政的效率大大提升,政府也能获得大量的盐税收入,就比如今年盐税税额是一百六十八万两,如果现在骤行开中法,且不说粮食能不能供应到边关,就说政府收入也会骤降将近二百万辆。

这个结果不光是大臣们反对,其实对于朱由校来说,也是不能接受的。

因此朱由校思前想后,觉得屯田还是要搞的,鼓励民间海运粮草也要搞,盐政改革更要搞,但是没有必要完全采用开中的方式。

即使知道不采用开中法的方式,但是他刚才还是召开文华殿奏对,讨论开中法一事。他知道此消息一出,那些大明“纲法”盐政的既得利益者定会恐惧不已,定会千方百计阻挠开中法的实施跟通过。

到时候文华殿奏对上,也会有许多朝臣争锋相对,各谈各的好处,互相抨击开中跟“纲法”的弊端。

等到他们吵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之时,他再佯装“勉为其难”的同意不推行开中法,再有个人提出个折中之策,到那时,那个折中之策定会被两派朝臣们接受。

比如迅哥儿曾说过,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礕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只不过必须找一个信得过的人配合跟提出这个折中之策,至于找谁呢?就需要朱由校好好斟酌了。

——

北京甜井胡同灯市口,有一家四十多年历史的饭馆。

这家饭店虽然开了多年,生意却一直不温不火,但只要元宵一过,这里的生意便好的不行,不仅每日吃饭的很多,现在还有许多人喜欢在这里每天点壶茶,再来点瓜生等茶歇,一待就是一天,插科打诨好不热闹。

看着生意越来越好,这店家是有开心有劳累,现在对黄栋真的是感恩戴德,要不是听了他的话,请了专人每日讲报,不然这么多人怎么会专门来他的店里闲聊喝茶呢。

“李掌柜,今日的报纸到了没?”

一个头戴方帽,书生打扮的茶客迫不及待的问道,他本是秀才功名,乡试屡考不中,所幸家境殷实,现在也断了这份念想,整日闲云野鹤,喝茶聊天,好不自在。

但自元宵后的一次喝茶,知道此处居然有专人讲解报纸后,他现在已经成了每日的常客。

毕竟一个人在书房里指点江山,哪有在一堆人面前指点江山来得爽快得意。更何况还有许多键政专家跟他针砭时弊,这种爽快感是以前前所未有的。

“李爷,您别急,估计还有一刻钟就到了,我可是特意嘱咐的,让他把报纸快点送来。”

“你说能不急嘛,这段时间辽东的信使是一波接着一波,口中喊着辽东大捷,辽东大捷,让人听着真的是心痒痒。要不是昨日报纸细说了详情,我们这些平民不知几时才知道呢。”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养崽不能,至少不应该 腹黑相公 学渣被家访,老爹竟是文坛巨佬 我是导演,却拿着演员的技能 从遮天世界开始无敌 四合院:从开大车开始 从继承永生仙王衣钵开始纵横诸天 超神学院的宇宙 综武:我在少林刷成就 我一个网约车司机有点钱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