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何雨柱的阳光农场

关灯
护眼
195.第195章 打造最好的录像厅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第195章 打造最好的录像厅

于平这个小子挺惨的,他是于海棠最小的弟弟,和大哥于海洋不一样的是,这个小子并没有遇到好的时间,就在他要上高中的时候,遇到了送学生去农村。

跟着于平作为家中的小儿子去了农村。

说真的.像于平这样生于六十年代,赶上七十年代的人,真的是幸运却又不幸的一代人。

于平刚刚上高中的时候,本来是准备考大学的,可是突然大学没有了,所有的学生都必须要下农村学习,那年于平刚刚17岁。

赴jx省瑞昌县湓城公社红卫六队插队落户以生产小队为单位,于平和其他12名男女知青组成一个学生班,住的是仓库用土砖改建的二人住房间,集体开伙仓,轮留一人三天不出工负责挑水,烧饭,喂猪。

平时自留地种菜,上山去砍柴,挑谷去轧米等农家活集体一起去干,或由个别人去干大家平摊出工分。

接受农村百姓学习的途径就是言传身教,学生参加农村村子的生产劳动,与农村百姓同甘共苦,成为村子里的一个劳动力,村子里委派一名精通农业生产,劳动技能强的老农担任我们的辅导老师来手把手进行传帮带。

七十年代时农村的状况是“一穷二白”,不通电,晚上照明点煤油灯,交通闭塞,连自行车都没有,生产条件极其落后,完全依靠肩挑手扛体力劳动来耕作种植农作物,生产力极其低下,面朝黄士背朝天,战天斗地干革命。

每天劳动的价值按最高劳力工分评定标准为10分计算,合人民币5角左右,一年出工300多天,年收入不超150元,收入微薄,物资匮乏,缺医少药,吃穿用相当贫困,住食行极其简陋。

这是苦,现在回头来看,确实是苦。

大概十年的时候,这样的去农村学习的态势开始叫停了,学生们到了回城的希望,他们想尽一切办法离开农村,有一些办法合理、有一些办法荒谬、还有一些办法可悲.!

78年的春天,上面放宽了下乡学生由于健康原因和家庭困难而返回城市的条件,明确规定独生子女可以回城,多子女下乡的可以照顾一个回城。

当时大部分家庭都是多子女,符合回城条件的知青不多,但毕竟上面已经松动,说明回城不再是个禁忌,于是许多学生积极寻找替代办法,最直接的就是办病退。

有学生干农活的时候骨折过,为了回城,拿着骨折的片子去找大夫,说自己没法走路,医生知道他已经痊愈了,本来不想管,但这个学生回城的意愿很强,待在医院不走,躺在走廊上,非说自己有严重的骨折后遗症,根本无法运动,最后医生没办法,同意了他办病退。

除了这种借助“特殊条件”达成目的的人之外,还有一些学生为了办病退不惜自残,比如把火柴头刮下来吃。

当时的火柴含有红磷,吃下后会造成严重的胃损伤,然而要的就是这个重伤的效果,人被拉去医院抢救,当地怕出事故,不敢再留,只能同意返城。

当然,以终身健康为代价,换来回家的机会,在有些人看来得不偿失,所以他们选择更温和的斗争方法。

有人大冬天只穿一件单衣,站在室外吹冷风,吹到住院几个月,还有白天干重体力活,扛麻袋、耕地、插秧,什么累就干什么,然后晚上强迫自己不睡觉,最后累到尿血,村子里一看这些人太狠了,害怕出人命担责任,只能让他们病退回去。

没有胆子自残的人,只能从自身找点毛病,然后无限拔高,期望获得上面的同情。

有个学生人高马大,身体健康,很少生病,他想办病退回城,但思来想去,自己“不争气”的身体只有小时候尿床这一个问题。

懂些医术的人点拨了一句:“尿床的专业名词叫遗尿症,也是一种病,检查不出来的。”

就这一句话,达成了这个学生回城的愿望。

他到医院去,向医生讲述了自己的问题,人家本身不想搭理他,但是架不住这个知青嘴甜,又拿了一些礼物,最后医生给他写了个病历,顺利回到家。

一米八几的大小伙子说自己还在尿床,这是伤自尊的事情,即便是假的,也很难说出口,但为了能回家,面子和尊严根本不重要。

当年学生返城,除了病退、装病退,还有一条途径就是顶替。

有些学生的父母在企事业单位工作,一旦退休形成空缺,子女就可以到他们的单位去工作。

不过,退一个顶一个是理想状态,大部分多子女家庭的父母退休有先后,让谁先顶替,往往让父母左右为难。有个男学生的母亲到了退休年龄,因为家里两个孩子,母亲准备把顶替名额先给姐姐,因为姐姐已经30岁了,还在乡下没有结婚,再等下去就成老姑娘了,恐怕耽误一辈子。

可是男学生的女朋友不愿意,她已经在城市等了好几年,也20多岁,如果这次男知青不能顶替母亲的职位回来,就只能等父亲退休,而他父亲距离退休还有7、8年,让女朋友再等这么久不现实,后来男学生告诉父母,不让他回去的话,肯定跟女朋友吹了,失去女朋友他就不活了。父母怕儿子寻短见,俩人一合计,只能让父亲提前退休,两个子女才顶了两个职位回城。

在农村没有感情债,还能顶替父母职位回城,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已经算是求之不得的好运气,相当一部分知青在下乡的地方都有一笔感情孽债。

90年代时,有一部影响很大的连续剧《孽债》,讲述了一群在云南农场插队的上海学生们大返城的故事,他们不少人都在农村生下孩子。

按照当年的返城政策,如果学生在农村结婚就不能回城,于是一些在农村成家立业的学生,屈服于返城的诱惑,毅然跟农村的糟糠之妻恩断义绝,抛妻弃子。

上海学生小刘曾经在江西插队,他跟当地一位少女相爱,这位少女美丽、勤劳、朴实,具备完美妻子的一切特质。

但当学生返程大潮开始后,两人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小刘希望回家,他们的爱情要无疾而终。

临走前,小刘在少女家吃饭,女孩父亲说:“两个人有没有缘分,老天说了算。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穿成假孕太子妃 吾本山神 这个牧师超正义 金乌她真的好想红 让你送外卖,你到处招惹嫌疑犯 萌翻宝宝最强娘亲 穿成最后一只九尾狐 不驯(强强) 被全家读心后,假千金成了团宠 从吞噬星空开始不做背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