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杰看着街边电线杆子上写着的“打倒膏药国帝国主义”、“打到东北、收复东三省”之类的标语口号的残余,苦笑了一声,现在可是民国二十一年四月,东三省刚刚沦陷,义勇军与日军正是酣战正激,全国民情鼎沸之时!
怪不得过去一群又一群的示威游行的学生们,范杰放慢了车速终于在人群过后拐了个弯,进入了另一条人少的路。这条路倒是一路平静,范杰他们很顺利的到达了二叔的家里。
这会儿范杰正坐在二叔范旭东的家里,坐在上首的是大伯娘和二婶。自从大伯范源濂过世后,二叔就将大伯娘和新滕、果明接了过来,一起奉养老母亲。
范杰见过两位长辈后,便提出去要去拜见老祖母,但是范杰从两位长辈那里知道老祖母最近身体不大好,已经早早吃过饭午睡了。
“伯娘,二婶,既然老祖母已经休息了,那我还是抽空再去拜见他老人家吧,万一打扰到了她老人家,我们这些做孙儿的就罪莫大焉了。”
“恩,这样也好!”大伯娘和二婶对视一眼知道这样了,婆婆最近身体不大好,很是嗜睡,她们也不敢这会儿去叫醒婆婆,打扰老人家。
“果明,果恒,果纯几个丫头呢,侄儿很久没见她们了。”范杰很知趣的转移了话题。
“她们跟您二叔一起出去了,过会儿就该回来了。”
果然,就在两位长辈拉着范杰说长说短的时候,二叔范旭东开着车带着三个丫头回来。范杰在里面听见车响,便走了出来,大伯娘和二婶也跟了出来。
三个丫头正在跟二叔唧唧咋咋的说个不停,二叔平时很少有时间带几个丫头出去玩的,今天不但带她们出去玩,晚上还吃了一顿大餐,几个丫头很兴奋。
还是果恒眼尖,在两个妹妹还在和父亲打闹的时候,她就看见了站在不远处的范杰,范杰在民国十七年的时候在天津见过她们,果恒年级最长,记性最好,马上就认出了范杰。
“九哥,九哥!”说着跑了过来,直接跑到了范杰的身边。
“呵呵,恒丫头长大了!”范杰上回来的时候,果恒还在上小学,这会儿,马上要上高中了。
二叔走了过来,招呼一下范杰三人,带着他们进了屋。
“焕然啊,这回来天津有什么打算没有?”二叔一边洗手,一边关心的问道。
“有点事情要忙,不过没什么难事,暂时就不麻烦叔父了。”范杰调皮的说道。
“恩,这几天你多陪陪老祖母,难得有新字辈的孩子从长沙过来,她老人家见了你也高兴。”
“是。”几人在说了一会话。
下午老祖母醒来后,范杰又洗漱了一遍,才去去后院拜见老祖母。
在整个范家人的眼中,老祖母是一个最值得人敬重甚至带有些传奇色彩的女性。
二房嗣琛老太爷在光绪十五年,年仅39岁就过世了,那时大伯范源濂15岁,二叔范旭东只有7岁。是老祖母一人撑起了二房的天,在族人的帮扶下,几经风雨才将两个儿子抚养长大,又供两个儿子出国留学。
戊戌政变之后的五年,是老祖母最难的几年,长子被清廷通缉,后又带着弟弟留学膏药国,二房只留老祖母一人在湘阴老家,日日忍受孤独和思念,直到1905年,大伯范源濂任晚晴学部主事,参与创办清华学堂,并在京师大学堂任教后,才将老母亲接到北京,家里的日子才好过了许多。
老祖母今年已经年近80了,是整个长沙范氏唯一在世的长辈了,并且已经有十多年未回国长沙老家了,对于范氏这种讲究孝道的家族来说,老祖母一直不回长沙老家,实在让长房和三房的儿孙们无法接受,甚至于在长沙抬不起头来。
只是近年来老祖母身体一直不大好,而且国内局势也一直动荡,这样大家才勉强接受了老人家在天津租界待着。但是九一八后,平津的局势也一直很紧张。
范杰拜见了老祖母,果然老祖母见到范杰很是高兴,气色也好了许多。
范杰陪老祖母说了一会话,看老人家有些精力不济便退了出来,唉,看老人家现在的模样,范杰也不敢提,请老人家回湖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