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7章 925【何人挽狂澜】
殿内群臣或许没有几个人精通兵事,但是他们明白一个最简单的道理,眼下齐军的防线已经处处吃紧。
譬如定州西部和北部,镇北军、来安军、飞云军、宁远军乃至七星军都是百战精锐,他们曾经追随陆沉建功立业,在战场上取得很多胜利,自然不是畏敌怯战之流,然而眼下他们加起来不到七万人,却要顶住两路景军合计十五六万人的进攻,不可能再有余力进行机动。
其他战场亦如是。
这是一个很容易的算术题,陆沉可以动用的机动兵力越来越少,这就意味着他想在战场上运用奇谋越来越难。
他若再想用瞒天过海之计,将其他地方的守军调至预定的战场上,景军只会顺势直入,彻底搅烂江北三州之地。
说到底,景帝这次用的是煌煌大势,不计较一地之得失,不在意一军之存亡,凭借优势兵力将大部分齐军精锐锁死在防线上,如今又率开战至今养精蓄锐的十余万大军南下,便是要以一力降十会的决心底定大局。
藤县以南,乃江北三州交界之处,景帝在这里摆下战场,其用意不言自明。
景军可往东越过雷泽平原,侵袭定州腹心之地。
可往东南直扑通山城和青田城,南下蹂躏淮州,如今的淮州可没有萧望之耗费十年打造的来安防线。
可往西南从新昌和石泉之间穿过去,沿着双峰山脉西麓径直往南,再转向朝平阳而去。
景帝此番用兵谈不上奇诡险绝,这一子落下却让大齐无比难受。
片刻过后,原本就沸沸扬扬的朝堂愈发喧嚣,越来越多的朝臣站出来支持议和,毕竟庆聿恭已经在平阳城外磨刀霍霍,景帝又御驾亲征而来,陆沉纵然有三头六臂又如何?难道他能撒豆成兵凭空变出千军万马?
这一次连薛南亭和许佐都难以强行压制这鼎沸之势。
他们当然不支持求和,也知道求和没有那么简单,景帝这次不拿下江北三州决不罢休,一旦失去靖州平阳府和淮州,大齐在景国面前就是待宰的羔羊。
问题在于局势确实很凶险,陆沉那家伙几个月没有任何动作,倘若他能集结重兵击退一路景军,朝中都不至于变成这样。
宰相固然贵不可言,也不可能和百官强行作对,毕竟那些人其实是维护宰相权威的根基,且他们口口声声议和而不是向景国投降,还谈不上有损大齐国格。
御座之上,年仅六岁的李道明看着殿内脸红脖子粗的大臣们,稚嫩的脸上并无惶恐之色,那双清亮的眼睛里泛着似懂非懂的情绪。
在他身旁,雍容华贵的宁太后目光沉静,似乎不想打断那些主和派大臣的进言,因此李景达等寥寥数人的反驳声很快被浪潮淹没。
“启奏陛下,织经司提举苏云青求见!”
一名内侍省都知略显尖锐的声音居然压下了满殿喧嚣。
宁太后淡淡道:“宣。”
片刻过后,苏云青大步走进崇政殿。
对于这位统领织经司数千密探的重臣,朝中文武的观感很复杂,一方面他们知道苏云青某种意义上是陆沉的人,这两年长期处于被打压和削权的状态,或许要不了多久便会退位让贤。
另一方面他毕竟明面上掌着织经司,没人愿意招惹这个注定会被天家清洗的密探头子。
苏云青行礼过后,宁太后问道:“苏卿有何要事禀报?”
一般而言,织经司的官员很少会出现在朝会上,毕竟他们是天家的耳目,等同于天子亲军,从官员任免到饷银发放都独立于朝廷之外,没有几个文官待见他们。
如今日这种情况必然是有大事发生。
苏云青神情凝重地说道:“启奏陛下,织经司靖州衙门于旬日前发现最新一批供应给边军将士的粮草出现问题,与此同时原本定好送去定州的一批粮草,在泰兴府临时存放的仓库中突然起火,还有一批原本定于十月下旬送到淮州的军械,于忻州境内突兀丢失。”
满朝文武听完这番话,登时陷入一片沉寂。
宁太后缓缓站了起来。
苏云青继续说道:“陛下,江北各州刺史府以及边军都督府的奏报这会应该在送来京城的路上,这件事想必已经为淮安郡王知晓。”
殿内愈发针落可闻。
宁太后双眼微微眯了起来,道:“边军的后勤供给绝对不能出问题,哀家没有叮嘱过你?”
苏云青垂首道:“陛下反复叮嘱,臣岂敢忘却,这一个多月来织经司确实发现了一些苗头,一直在尽力排查幕后主使,原本已经有了眉目,却没想到这些人如此胆大妄为,居然真敢在边军后勤供给上胡来,臣请陛下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