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十大恨
第二天。
皇城城墙上。
“看看吧,这才是我们那些史书上描述的大明。”
杨丰站在朱元璋身旁,看着前面街道上浩浩荡荡的青色。
准确说是青色和蓝色。
这时候秀才的制服是襕衫,蓝色的,举人才是青衫,此刻在直通长安左门的长街上,数以千计的士子浩浩荡荡,在他们前面是穿着进士服的几个翰林们,他们没穿官服,所以是以最高等级士子的身份,而不是以朝廷官员身份,毕竟后者上奏不用敲登闻鼓。
最前面的则是黄子澄。
敲登闻鼓而已。
这个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而且作为目前新一代文官的旗帜,他也必须出头。
但是……
“敲登闻鼓只是个引子,或者说点上引燃火药的药线,他们真正的目的就是让天下士子都行动起来。
敲登闻鼓,伏阙,哭庙。
这都是他们必备套路,原本历史上后来他们一直用这招对付皇帝和地方官,士子们稍不满意,就凑起来到文庙哭庙,文官稍不满意,就到承天门外伏阙,甚至故意挑衅皇帝,然后挨廷杖。打了廷杖后,他们的名声就可以传遍天下,然后就成了忠臣,再无论做什么,都会被认为是对的,而士子们哭庙同样也会迅速传遍各地甚至引发效仿,最终形成天下士子都跟风,以此逼迫朝廷妥协。甚至后来到了新朝,他们还想继续,结果几个带头的大儒,直接被人家砍了,这才老老实实收拾心思,乖乖学着给人家做奴才。可怜您那些不愿意对他们动刀子的后代,一个个都被他们骂成了昏君,反而敢砍他们脑袋的异族,被他们高喊圣主明君。
真他玛贱骨头啊!”
杨丰说道。
“你难道以为朕就不能杀他们了?”
朱元璋淡然说道。
看得出他也已经意识到了这点。
不管这些士子目的为何,他们已经形成一个很强的政治集团,一个从官场到民间,掌控民间话语权的庞大政治集团,通过科举体系和地方儒学覆盖整个大明。
现在这些人是对付杨丰。
但以后这个方式也一样可以对付皇帝啊!
甚至对付皇帝更容易。
毕竟杨丰可以没有顾虑,但以后的皇帝有顾虑,他们不是单纯就几个士子,而是从朝廷到地方,一个可以说庞然大物,皇帝拿不动刀子时候可不就是要在他们面前屈服的,不然真就成了孤家寡人。政令不出京城,甚至政令不出皇宫,毕竟无论什么圣旨终究要有人执行,当执行圣旨的人一条心时候,那执行不执行可真就得看他们脸色。
就像杨丰说的那个被皇帝下旨处死,结果在上上下下一起包庇下,居然拖到十几年,皇帝死了人家都没死的。
就是执行者一条心了。
从朝廷刑部一直到地方官,再加上都察院,统统都无视了圣旨。
人家就是不执行。
别说皇帝肯定被他们隐瞒,就是明知道又能怎样,难道自己亲自跑去杀人?所以他也可以理解为什么自己强力限制的宦官,会很快得势并搞到宦官干政,当皇帝发现自己的圣旨被大臣们一致无视时候,除了这些家奴还有谁能帮他?
不用宦官用谁?
这时候黄子澄也已经到了登闻鼓院,然后在锦衣卫的注视下,走向那面登闻鼓,拿起鼓槌开始敲击,鼓声立刻在长安左门响起。
“您当然能,就是把他们全杀了也是您一句话。
可您会这样做吗?”
杨丰笑着说道。
朱元璋冷然一笑,然后看着敲完鼓的黄子澄向锦衣卫递上诉状。
他当然不能这么做,让儒生们和杨丰斗法,他在一旁看热闹多好,这对他有利,这些儒生会在民间疯狂丑化杨丰,避免杨丰在民间的形象继续被神话。至于杨丰所说的,那个当然必须认真考虑,但考虑一下这个并不代表他不喜欢看儒生和杨丰斗法,两者完全不是一回事。
儒家独大的危害的确要考虑,但那是以后的事情,但儒家抱团斗杨丰在目前却是对他有利的。
杨丰说得都很对。
但说得对也掩盖不了这个家伙想借刀杀人的险恶用心啊。
朱元璋还不至于老糊涂了。
被他一番鬼话哄的忘了这家伙是什么货色。
“所以,我还是给您把这场戏演下去吧!
不然您看的也不尽兴。”
杨丰说道。
说完他径直转身,走到了城墙一处相对僻静的地方,从怀里掏出根绳子,往箭垛上一搭然后抓着双股绳就跳了出去,双手握着绳子转眼下了城墙。
早就等待的春姬牵马上前。
杨丰上马,向后一招手……
“孩儿们,跟我来!”
他喊道。
紧接着他催动战马。
而在他后面的一条小巷内,早就待命的义女们,立刻快乐的扛着她们的大棒子上前,不过这些义女年龄肯定不能是八岁以下,都是十几岁,甚至已经快成年。
这个时代标准的成年。
所以她们手中拿着的大棒子也真就是大棒子。
一根根差不多镀锌自来水管粗的木棍。
紧接着战歌唱起……
当然还是那首亲王亲王御马前了。
杨大使带着他的义女军团,就这样直奔登闻鼓院,很快前面就出现了横在街口的士子队伍,一个年轻士子正举着福禄宴和桃扇,对着面前围观的百姓……
“天祸大明,生此妖孽!”
他很悲愤地高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