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朱棣之子

关灯
护眼
第396章 大明不能搞全面商业化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朱瞻域躬身答道。

“不错,在确保农业不断进步的同时,大明需要工、商业的繁荣,但大明绝不追求工业至上、商业至上那一套。”

朱高煦斩钉截铁的说道:“这一点,朕希望尔等铭记于心,勿忘台州方氏之鉴。”

他口中的“台州方氏之鉴”,是指数年前发生在台州府宁海县的方氏纺织厂失火案。

方氏纺织厂是成立于永乐开海时期的地方宗族式工厂,主要产品是丝绸、布匹等纺织品。

该厂的兴盛与方孝孺关系很大,建厂早期全靠方孝孺族人的背景才得以在宁海县纺织行业站住脚。

方孝孺严禁子孙经商,所以他的两个儿子方中宪、方中愈并没有直接参与该厂的经营,皆是以妻族名义参与。

后来,方孝孺致仕后,其长子方中宪在苏州为知府,次子方中愈回乡照顾方孝孺。

方孝孺去世后,方中愈在其妻族的影响下,违反其父生前“子孙不得经商”的规定,毅然投身纺织业。

由于其兄长方中宪是苏州知府,所以方中愈很快就在其妻族的扶持下,成为了宁海县方氏纺织厂的实际控制人。

方中愈嫡长子方文骅是典型的纨绔子弟,他在方中愈去世后,接管家族产业,视纺织厂的工人为奴为婢,为了追求商业利润,对工人们极尽压榨。

最严重的时候,几乎每天都有工人过劳死。

因为大部分工人与该工厂签订的是终身制契约,所以承担不起巨额违约金的工人们为了活命,决定铤而走险。

他们联合起来,趁着方文骅过四十大寿的时候,用一把大火将整个方氏纺织厂烧成了灰烬,就连方文骅及其母族一百三十七口也葬身火海,无一幸免。

由于是多人合伙作案,所以案件很快告破。

鉴于此,朱高煦颁布圣旨规定,凡是雇佣契约最长期限不得超过二十年,终身制契约属于无效契约,且雇佣他人劳作,每日劳作时间不得超过六个时辰,连续劳作不可超过五日等等。

“从乾熙十八年起,往后十五年之内,凡省城坊厢常住人口不得超过一百五十万,府城不得超过一百万,县城不得超过五十万,厢外之乡镇的常住人口不算在此列。”

朱高煦道:“为了顺应时事变化,对省府县城坊厢人口总数的限制,每十五年调整一次。”

历史上,明代的州制稍不同于前代,直统于布政司的直隶州为第二级行政区划,地位相当于府而略低;隶属于府的散州为第三级行政区划,地位相当于县而略高。

据相关统计,明朝巅峰时期有府级行政区一百七十多个,县级行政区一千四百多个。

朱高煦在乾熙十年对大明的行政区划制度进行了调整,将全国的二十多个直隶州升格为府,一百多个散州定格为县。

如直统于淮西布政司的直隶州滁州,被升格为滁州府,下辖全椒县、来安县。

又如淮西庐州府下辖的散州六安州、无为州,被改为六安县、无为县。

朱高煦对省府县城坊厢人口总数加以限制,是为了限制地方官员搞圈地运动,扩大城厢的规模。

毕竟地方官们为了追求政绩,提高经济和工商业的发展,往往会无所不用其极,逼迫与引诱百姓入城或到城厢的工厂做工。

长此以往下去,大量百姓转为职业工人或商人,会有很多耕田荒废。

而大明的土地政策又不禁止私人土地交易,一旦将来出现经济危机,商业遭到打击,大量工人下岗,必定会引发动乱。

更何况,为了应对十余年后的恒寒气候,朱高煦必须确保大明的耕地数量逐年增加。

商人逐利,商业至上就是利益至上。

大明需要商业,但大明不能搞全面商业化,就像朱高煦不会搞全面工业化一样。

全面商业化的结果是礼崩乐坏,人人逐利,笑贫不笑娼,更不知礼义廉耻为何物。

全面工业化的结果是“工业三废”将会把整个天下搞得如同地狱。(注1)

说白了,朱高煦追求的是利用工业、商业发展大明,而不是让大明被工业、商业支配与裹挟。

“朕御极已十七载,今朕年逾甲(虚岁六十二岁),日渐衰老,常有力不从心之感,然国事不可荒废。太子朱瞻域,聪颖英武,甚合朕心。”

朱高煦言至此处,语气陡然一转,变得严肃起来道:“列位臣工听令,明日起,由太子监国,诸政事并启太子处分,然后奏闻。这,便是朕今天要说的第三件事!”

此话一出,众臣皆惊。

等于从明天开始,朱高煦把政务全部交给了太子朱瞻域处理,朝中大事皆由朱瞻域决断,然后上报给他即可。

众臣明白,朱高煦这是要学朱棣,打算提前把军政大权平稳过渡给太子了。

注1:“工业三废”是指工业生产所排放的“废水、废渣、废气”,这些废物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若不经妥善处理,如未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而排放到环境(大气、水域、土壤)中,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的容许量,就对环境产生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和自然资源,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

(本章完)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娱乐圈大清醒 七零海岛随军养娃 冲喜后夫君造反了 重生1978 英雄无敌之亡灵法神 我在诸天有角色 同时翻车三个神明后 男主爱的人设我都有[快穿] 我在西游当魔王(穿越) 我和千年女尸有个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