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朱棣之子

关灯
护眼
第361章 决定疆域大小的三个因素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朱棣当时可以乘胜追击,渡过饮马河,灭了阿鲁台,却偏偏转向去了狼居胥山,在那里举行了祭天仪式,即封狼居胥。

后来朱棣班师回朝,与朱高煦谈及这件事时,朱高煦问朱棣为何最终放弃追击阿鲁台,朱棣却说他的目的在于削弱鞑靼实力,并不是非得一战灭掉阿鲁台。

其实这不难理解,漠北并不是不能种地,但受限于地理气候的影响,农作物产量有限,而且粮食或者说牛羊等作为赋税运回大明内地的成本非常高。

此外,草原上各部族之间情况复杂,治理内地的经验无法套在逐水草而居的牧民身上,朱棣就算打下草原,设立府县,也很难在那里实现有效的统治。

朱棣性格当中虽然有好大喜功的成分,可他却知道以当时大明的综合国力,是无法对草原进行直接治理的,甚至得持续对草原进行补贴救济。

试想一下,在两百万平方公里左右的漠北、漠西之地上,散落着接近百万的牧民,怎么施行统治?

弄不好就是反受其害!

历史上,安南被打下置以郡县之后,朱棣派去的镇守宦官马骐却为非作恶,欺压当地百姓。

即便有黄福这样把当地居民当人看的好官,可绝大多数官员却是把去交趾任职视作被贬,更视汉化程度很高的交趾百姓为蛮夷。

如此,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矛盾越来越深,叛乱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很多次,导致大明在宣德年间放弃了交趾。

朱高煦很清楚,在铁路系统问世之前,无论是把草原还是努尔干地区纳入赋税征收体系,都要付出极大的人力物力以及政策方面的倾斜。

历朝历代的中原王朝,皆难以真正把全国所有资源利用起来,所以每个王朝真正依赖的核心地区只有一个或几个。

不过,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以及四级道路的建设,到永乐后期,大明朝廷能够控制的这种核心地区已经超过之前的历代王朝。

如直隶、两广、两淮、两江、两湖、福建都已经算是核心地区,大明朝廷利用全国各地资源的能力也越发完善。

即便如此,像云南、交趾、北庭、安西、陕西等边疆省,依然是为了拱卫核心地区而存在的军事防御省。

朝廷并没有指望这些省的赋税减去支出为正数,收支能尽可能持平就已经很好了。

比如历代闽浙山区的开垦,其政治意义远大于经济价值。

又比如,像闽、黔、滇地区,历史上宋元明开始大力发展,其实是为了向驻守在那里的军事防御体系提供军需,对当时的朝廷来说,根本就不指望那里可以提供过多的财政收入。

区别在于云南后来发现了银矿,使其具有特殊的经济价值,虽然位置此贵州更边缘,但却此贵州发达。

因此,历史上经常发生某个王朝主动放弃一些前朝领土的情况,倒不全是这个王朝无能,而是相比之下,延续家天下的统治,保证一家一姓的富贵,比维持所谓的广阔疆域更重要。

可以说,华夏历代王朝维持疆域大小最先考虑的并非财政问题,以至于有些王朝明知道江南、关外富庶却偏偏不去开发。

朱高煦心里很清楚,科技水平有限的封建王朝,想要维持一个超大疆域并不现实。

历史上疆域超大的帝国,崩溃起来都非常快,比如蒙元帝国。

如果朱高煦想要把大明王朝打造为一个超大帝国,必须得解决三个根本问题。

(本章完)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娱乐圈大清醒 七零海岛随军养娃 冲喜后夫君造反了 重生1978 英雄无敌之亡灵法神 我在诸天有角色 同时翻车三个神明后 男主爱的人设我都有[快穿] 我在西游当魔王(穿越) 我和千年女尸有个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