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儒道天庙之中,供奉着最古老的一尊儒圣神像,尊其名曰:圣祇!
圣祇是遥远的远古时期,传闻由儒道圣祖的嫡传弟子亲自装脏祭祀的儒圣神像。
圣祇,就是两万年历史的儒教最强大、最神秘的底蕴!
儒圣神像很多,每座儒庙都有供奉,本不足为奇。
可这尊儒圣神像…不同!
圣祇不但最为古老,还是儒道气运重宝,积累了浩瀚的儒道念力,可谓名教神器,具有镇压奇淫技巧、旁门左道的莫大威能!
据说,此宝若用来打仗,对付异族保家卫国并无大用。
可用来对付奇淫技巧、旁门左道,却是绝大杀器,犹如神力!
那些遗世存留的一些古神,都害怕这尊名教重宝,而不敢太过放肆。
圣祇蕴含着浩然正气,凝聚着两万年来历代圣贤大德的道念残魂,享受着古往今来代代儒士的心香,以及历代王朝的王道气运。
就连最擅长神像法宝的真祀教,对儒教的圣祇也敬畏无比。
幸好,圣祇供奉在京城的儒圣总庙,而且极少请出来使用,就算使用,也必须由三十六位儒道修士共同出手,布置儒道的‘浩然正气阵’。
据说也只有儒教,才能激发圣祇的威力。
根据儒道历史,两万年来,圣祇只动用过三次。
第一次,是一万八千年前,用来威慑百家,镇压挑战儒教的墨教,让墨教万劫不复。
自那以后,儒教独尊,捆绑王道气运。
第二次是一万两千年前,镇压玄教和巫教,让儒教彻底捆绑王道气运,干涉朝政大权。
第三次是八千年前,镇压阴司鬼官,摧毁本界幽冥,导致地府灭亡。
这三次,圣祇每一次被请出来,都是为了镇压“旁门左道”、“邪祟邪魔”,维护儒教独尊的道统大位。
历代王朝,只要不尊儒,就一定坐不稳。
以至于,诸道皆衰,唯儒独重。
造成‘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诸道修士,惟有儒修最容易享受王道气运。
一个资质优秀的武道天才,苦修武道数十年,也难以成为武道强者。
可是一个读书种子,只要考中进士,会做官,甚至几年就能成为儒道强者。
这公平么?
也只有儒道修士,才能出现几年前还是凡人,几年后就是高手甚至强者的现象。
问题是,能考中进士的人,几乎都是儒道世家的子弟。
即便少数不是出身儒道世家,也必须和儒道世家有关系,借助儒道世家的力量。
否则,要靠自己的努力考中进士,难如登天。
更要命的是,儒道世家靠权势垄断大量资源,却有免税之权!
大夏积重难返,气数将尽,儒教可谓功不可没。
可是儒道修士们,绝对不会承认这一点。
就说现在,周体仁等儒道大臣一致认为,大夏落到这等田地,是因为天子刚愎自用,不听话,不重道。
这个道,当然指的是儒道。
至于他们自己的问题……对不起,没有。
此时,众人听到孙慎提出请出圣祇来对付圣鬼,一时间都沉默了。
不是他们不想这么干,实在是因为没把握。
史书上记载,圣祇的法力的确很强大,可毕竟八千年没有使用了,到底是不是真的那么强大,谁也没底。
再说,即便圣祇真的像史书中说的那么强大,可那所谓圣鬼,是不是更强?
圣祇真的能镇压圣鬼么?
衍圣公孔胤首先说道:“圣祇乃正道宝相,浩然正大,群邪莫不辟易。那所谓圣鬼法力再大,也绝非堂皇正道,必为魔道!”
“既是魔道,圣祇必然能镇压!”
“只是…只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安知那圣鬼没有阴谋诡计针对圣祇?”
“是以孔某认为,圣祇可请,但绝不轻请。”
“若那圣鬼尊奉名教,不做伤害天下道统之事,不让百姓迷信蒙昧,则我们不用劳烦神祇,相安无事,也是那圣鬼之福。”
儒修掌握话语权,抨击异类最喜欢说的话就是“迷信”。
总之不信他们而信别的,就是迷信、蒙昧。很多华夏上古风俗,都被他们以迷信之名“移风易俗”的灭了。
周体仁想了想,缓缓说道:“兹事体大,不可冒险而为。”
“请出圣祇镇压所谓圣鬼,一旦败了,我名教不但再无底蕴,还和对方不死不休,风险太大。”
刘国观点头:“首辅之言老成谋国,吾深以为然。请出圣祇镇压,事关重大,万一有个闪失,名教危矣,天下危矣。”
一句“天下危矣”,似乎他们是天下卫士,而洛宁是危害天下之人。
曹教方也道:“虽说邪不胜正,可自古大事多曲折,我等万不可因大义在手,就马失前蹄。”
“以我看,应该内外三步走。”
“第一,发文给各州郡官员,让他们澄清圣鬼和末日邪说,让百姓不要迷信,严禁违规建庙。”
“第二,一面请出圣祇,秘密准备武力应对之策。一面派代表入宫拜见,试探那圣鬼的态度!”
“第三,立刻通知黄太极,让他想办法应对此事。若圣鬼势大,他也坐不稳天下。”
周体仁点头道:“嗯,曹兄所言可称稳妥之计,不失为上策。那就这么办吧。”
“老夫和衍圣公亲自率人去圣庙,随时请出圣祇布置大阵。至于入宫代表……”
他看着文昌伯张韬,“文昌伯,你是圣贤后裔,儒道名臣,足可代表我等之心。而且,你和那圣鬼也有交情,就辛苦你一趟,入宫拜见吧。”
他不怕文昌伯告密。
因为在他看来,文昌伯是世袭罔替的儒道贵胄,天生就是儒道最简单的卫道士。
衍圣公、文昌伯这些人,本来就是名教道统最大的受益人。
功名富贵、家族兴衰之所系,哪怕张韬和洛宁有些私交,也绝对不会为了这点私交,就罔顾名教道统、儒教尊严!
所以,文昌伯必然是自己人。
反而因为和洛宁有些交情,是最好的代表人选。
不光周体仁这么想,刘国观等人也这么想。
要说文昌伯为了私交就背叛儒道集团,自绝于家族,自绝于祖宗,那简直是笑话。
果然,张韬站起来毫不犹豫的说道:
“为了名教万世大业,在下愿意入宫参加宴会,拜见洛宁,探探口风,打探虚实。”
此时,他的心情很复杂。他希望圣鬼能和名教相安无事,不要让儒道衰微。
周体仁又道:“文昌伯,若是和那圣鬼可谈,我等有五个条件。圣鬼能答应,那就算天下之福,大夏之福。”
“刘兄,你来说说吧。”
刘国观咳嗽一声,朗然说道:
“第一,名教天下道统之地位,不可动摇,此乃天下之本也。”
“第二,读书种子明心见性,秉承浩然正气,公心出于至诚,出仕为官治理天下。是以科举抡才大典,万古不变之道,不可废也。”
“第三,可建圣鬼庙,然圣鬼庙之地位,不可高过儒圣庙,不可高于太庙。数量不宜超过百座。”
“第四,圣鬼不能以所谓信仰大业,造就个人崇拜。圣鬼位同于圣贤,受朝廷礼遇。四时八节,礼部代表朝廷祭祀,但不可凌驾于天子之上。”
“第五,阴阳轮回、幽冥赏罚之大权,事关天地大道,实在不宜由圣鬼插手,应该仍由朝廷监管。”
众人听了这五条,不由都是点头称是。
在他们看来,这五条对于圣鬼,已经很有善意和诚意了,起码他们能够接受圣鬼,愿意礼敬圣鬼。
这已经是很大的退让了。
可张韬却是眉头一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