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把原本为辽国增产征收的工业和一些伺候辽国贵人的畜牧业全部裁撤掉之后,孙新预计在华北的土地上足可以种出能够养活三个州郡士兵百姓的粮食还有富裕。
为了配合一切抓粮食生产抓战备能力的政策,华北根据地并不如何打击汉人地主,反倒对他们加以笼络。
在山东,地主是阻碍工业发展的斗争对象,可是在此时的华北根据地汉人的地主佃农关系却是一种相当先进的生产关系,比起契丹人习惯使用的奴隶制,可是有效率的太多,出于一切为打赢的考量打压地主的政策自然是缓于实行。
同时华北根据地的民族政策也制定出来,在山东监理会的政策主要是宣传汉人本位思想,要求大家保国保家,而在辽地这种思想显然就有些不太合适。
契丹人多年的经营之下,虽然华北三州依旧是以汉人为主的结构,但是本地百姓之中也有超过一成的人自认是契丹族和奚族,而且这些人不少占据着本地士绅阶层的高位,其中颇有一些人物甚至得到了汉人大地主的尊崇,有点南方士林领袖的意思。
所以在济南府的政策研究了半天之后,孙新决定拿出一个民族团结政策
当然,对于契丹人和西人大贵族的打压自从邓飞到来之后就迅速进行,团结的只是这些民族的下层人物。
在这三个州郡中还有大量的游牧部族,在孙新的受益之下邓飞先队这些部落采取了分土搬迁的办法,向奚人的村庄之中派驻技术员指导他们学习种地。
在涿州和易州这样的地区游牧就是暴殄天物,孙新第一次知道之时也好奇的询问过,他从辽国回来的干部了解情况之后才知道这是契丹人为了笼络奚人贵族所以折衷的办法,同时保持这些民族的游牧性,也方便契丹人对他们和汉人分而治之。
得知这点之后,孙新果断让邓飞给这些部落分田把他们的草场拿去开垦,在降雨量足够的情况下同样一块土地用来种粮食的产出远远比放羊要多得多,本来三个州郡的供给压力就够大了,哪里能够让他们这样浪费?
而对于奚人和契丹人来说,监理会的处置倒是没有引起太大的反抗,什么环境有什么环境的生活样态,在长城以南生活了几代人,奚族人也不是不知道种地比游牧日子更好过,只不过以前契丹人不允许他们耕种土地而已。
却没想到现在监理会到来,居然给他们分了田,还教他们怎么种地。
而正如前世孙新从资料之中了解过的民族政策的效果一样,民族平等的政策实行下去之后原本存在于三州的契丹和奚人贵族反叛势力,几乎是立刻就受到了打压。
生产样态都改变了,原本基于游牧制度产生的贵族体制自然也就会越来越没有影响力。
而根据地这边同样也是使用监理会中已经用惯了的手段,对于契丹和奚族人进行上下分化。
邓飞在契丹人和奚人的村子之中采取选监事、划分土地等等办法,使得原有部落贵族的权力和经济能力大大减少,而在下层的契丹族和奚族青壮中选拔其中有能力的后生,将他们拉进监理会的队伍,直接在这些民族之中迅速建立了新的和监理会绑定在一起的利益集团。
实行了一个多月之后,三州之中的契丹和奚族起义几乎全部被平灭,奚人叛军主动下山表示愿意投降并请求和分田。(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