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文武制衡之事不错,所谓枪杆子里出政权,掌握兵权是每个帝王的根基,但如果天下承平,军人缺乏军功晋升的渠道,又有大量的勋贵占据了军队中的位置!
而且,这些贤能的人才,他们被推举上来,最应该感谢效忠的人,是谁?
朱元璋想到这个问题,后背发凉。
朱樉自嘲一笑,随着马车没入深夜的应天府中。
或者说,他真正放下了对皇位惦念的心结。
朱标打趣了一句:
“儿臣其实也挺想念他的,如果有机会,还是可以去见一见!”
这应天府的老鼠太多,起码得杀他的七七八八,再想着出宫的事情不迟。
“你也太厉害了!”
靠近书房之时,朱樉的读书声隐约能传入张异的耳朵,哪怕知道这位殿下和史书上记载的不一样,但朱樉的努力依然让张异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人不自知,而朱元璋这种刚愎的人,身边也很难出现魏征那样的大臣。
朱标抽出神来,呵呵笑:
你的理想不会是……?
张异客不敢接他这句话,虽然知道朱元璋不会监视王府,但也绝不敢接这句模棱两可的话语。
朱元璋已经当了六年的皇帝,也不是洪武初年那个迷茫的朱重八。
张异点点头,让人领他去朱樉的书房。
而兵权,又不能从君王那里交给武将,那最好的方式,就是提高武将的地位,勋贵集团由此诞生。
来吸收新的血液……”
“殿下的理想是?”
朱樉连忙站起来,有些失魂落魄。
以史为鉴,朱元璋读宋史,就能看出一个国家武功不行的惨状,也见识到士大夫彻底控制朝堂之后,对国家的危害。
二人讨论了一下战术,张异给了朱樉许多建议。
不等张异求见,他自己跑出来。
这种情况,让朱樉很难受,却又觉得轻松。
“原来只有靠近之后,才会明白自己毫无机会!”
朱樉见到张异,毫不留情讽刺他,这种善意的讽刺,不会让张异觉得刺耳,反而多了一丝亲近。
在回去的马车上,朱樉自言自语。
第二日。
“比起不切实际的幻想,本王还不如……”
让那些人猜,他们才会急,才会露出马脚。
“张异那小子找伱提要求?”
上次徐达说过一次,如今通过朱标的话语,朱元璋再次咀嚼这四个字。
他认为,想要制衡文官集团,武勋的地位必须得到保障。
这“贤”谁来定?
朱元璋敲着桌子,让两个儿子给点意见那。
而且大哥和父皇之间的状态,让他觉得,自己永远无法融入。
听完奴婢的说辞,张异面色古怪,他自己的生活作息,还不如史书上的纨绔。
“那你来帮我看看,我过几天就要跟老三老四他们演武,这可是关系我前程的大事!
见张异犹豫,他马上说:
“你关于勋贵的论述,我昨天想了一遍,那你觉得该如何解决?”
见他主动认错,朱樉心头震惊。
朱樉一脸懵逼,皇帝在张异身上还有什么谋划?
朱标见朱元璋不言,知道皇帝已经同意,他将关于观音奴的计划,说出来。
“先完成那件事再说!”
朱元璋放下密奏,将目光落在朱标身上。
天子门生!
“难怪李世民说,以人为鉴!
享受了一把腐朽的封建社会式的腐败之后,张异随口问起朱樉在哪?
“殿下习完武,正在书房读书!”
那句君王与士大夫共天下,正是出自此朝。
沙盘并非摆摆样子,一看就有被人反复使用的痕迹。
“自然是为我大明开疆拓土,征战四海……”
朱元璋不认那个道理,对宋朝的统治方式,他也不认同。
“不是本王海量,而是本王心有理想,张异,你会帮我实现心中的理想对吧?”
朱樉很满意,他回头对婢女吩咐道:
“你去找一些点心面,给我们送过来!”
“殿下过誉了,这本质上就是个游戏,并非真实的作战,贫道只是取巧……”
只可惜,朕身边缺少这种人呀!”
想到这里,他不免有些泄气,张异的军事的学习能力,堪比朱棣。
但皇帝很丝滑地,接受了自己的错误。
可是老朱本意就是钓鱼,不可能会做这种事。
老朱点头,张异那一句真正的危险在和平之时,才是这个论点的核心。
奴婢在外边禀告,朱樉的读书声停下来。
张异点头,把朱樉忽悠到日本去,他本来就该负全责。
他将目光转到朱樉身上:
但贫道也没想到,练兵术会被陛下推广开来!
可这并不是贫道心目中能解决之道,练兵术的推广只是让大明能有效整合朝廷的军队,让训练有法可依!
但这并不能解决人才选拔的问题!”
可是他的学习能力飞速,很快就掌握了规则。
关于观音奴身上的谋划,朱樉并不知道。
朱樉怅然若失,这是他第一次被朱元璋接纳,开始接触这个帝国核心内容的讨论。
“此事本王替你保密,绝不让你惹火烧身!”
他起身,早就准备好的奴婢,自然为他更衣洗漱。
朱樉的书房和他见过的其他人的书房不同,里边还有沙盘……
他最在意的东西就是控制相权,可举荐制度,在张异眼中,其实就是一直在加强相权。
张异无声点头,算是同意了朱樉的建议。
“当年常建军心灰意冷,贫道让他写下练兵术乃是给他找个活路!
“另外一件事……”
科举诞生的意义,不就是朝廷绕过门阀取士,让天下读书人,有个上升的渠道。
朱标提醒朱元璋:
“父皇,既然你都告诉二弟张异的存在,何妨告诉他您的谋划……”
张异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日上三竿。
“他想盖房子就自己盖去,朕不管他!
只要不是帮你造反都行。
朱元璋眼中露出缅怀之色,这是朱樉很少看到的,父皇温柔的一面。
老朱在他心目中,是个不会错,也很少认错的人。
张异摇摇头,笑道:
人都有侥幸心理,他曾经觉得自己并不差,可是跟朱标一起站在朱元璋面前,他才认清现实。
“那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开武举?”
张异笑笑:
“不,是军校制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