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关灯
护眼
第202章 开中法,故意找茬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第202章 开中法,故意找茬

张异笑了笑,他当然有办法,事实上前线军粮的情况应该还可以承受。

等到拿下太原,随着前线对军粮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时候,皇帝自然会想到适合的办法。

这个办法,正是传说中的开中法。

黄叔叔一个商人不懂也是正常。

“办法很简单,无非给商人让利,却将运粮的成本转嫁出去罢了!

朝廷现在运粮有个问题,就是朝廷本身承担的成本很重,收购粮食,然后派人用人力物力运上去,因为效率不高,加上损耗严重!

所以十分吃力!

可是将这个成本转嫁出去,比如转嫁给商人,让商人给朝廷运粮,朝廷许以商人必要的好处!

比如盐引,比如茶,这些都是朝廷垄断但商人渴求的东西!

朝廷以资源换取便利,此法名为开中法!”

开中法!

朱元璋细细思索,喜出望外,这方法好像确实可行。

“此法不错,如果朝廷真的行此法,我多少要努力拿到盐引……

只是朝廷也不知道会不会采纳此法,如果是的话,我提前去北方布局!”

张异道:“会的,咱们大明有许多先天缺陷,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他没有办法像蒙古人那样海运粮食。

且蒙古人没有北方边患,而大明却注定要面对这个问题!

有边患,就有驻军,有驻军,就需要大量的粮食!

北方的粮食尚且不够百姓生活,这粮食不就要从南方转运吗?

可陆路转运粮食有多难,想必叔叔应该了解!”

老朱沉默点头,粮草转运是兵家必修之课,如果是水运粮食,成本自然低廉。

可一旦用到陆运,这转运粮食的成本大得无法想象。

人押粮,但人路上也要吃粮。

一车粮食运过去,可能半车是在路上被吃掉的。

“可为什么商人运粮就能比朝廷节省成本?”

沐英听不懂皇帝和张异聊天中的逻辑,忍不住发声问。

“因为朝廷用自己的粮食去供给边军,是从存量里边消耗,而商人的粮食是朝廷掌控之外的余粮!

首先不动用朝廷粮食这一点,就已经省去大量的成本!

至于在运输环节,商人和朝廷一样都是要损耗的,只不过他们会用盐价的高额利润,来补上这份亏空。

等于他们用这份损耗,买朝廷一个贩卖盐的垄断权!”

“用朝廷的垄断权换取商人承担这部分成本,就是最大的意义,因为垄断权这种事,如果不拿出去交易,放在朝廷手里也不好变现!

更何况,开中法还有另外一个隐藏的意义!

这陆路运粮,损耗问题肯定是不能长期存在的,如果真的都从江南运粮,再大的粮商也承受不住这部分成本!

所以等商人们拿到盐引之后,他们肯定会想方设法降低成本!

最好的办法是什么?那肯定是从北方找粮食运送呀,可北方那一穷二白的情况,怎么办?

商人们当然是希望促进地方上的粮食生产,在各地建立商屯,囤积粮食!

如今把陛下推进北方的经济发展当成国策,开中法其实从间接上,也会促进北方经济的发展!

这是一种双赢,甚至三赢的局面……”

沐英听懂了,登时拍案叫好。

军粮问题一直是困扰大明的大问题。

但此时的洪武元年,这问题还没有发展到迫切的程度。

可如果一旦拿下太原,拿下山西。

边陲的军粮制度肯定不是现行的办法能够支撑的。

老朱细细思索,也觉得这个方法好。

前几天李善长还跟他说起这个问题,却没想到在张异这里走了一圈,就给解决了。

开中法当然没有张异说得这么简单,事实上商人们运送的东西,也不仅仅是粮食,货币、茶叶、马匹、草料、布都是后来运送的物资。

不过开中法的贡献,张异确实没有夸大。

这确实算是一个利益经济,处境北方经济发展的好方法,甚至因为此法,最后晋商崛起,成为独立于江南商人之外的另一支商帮。

这是经过历史验证的善法,所以张异可以拿来说!

只是距离朝廷施行此法,还需要几年。

这件事张异也就说说而已。

“此法利国利民,你可向朝廷进言!”

朱元璋试图诱导张异,张异不上当。

他又说:

“那我可拿去献策了?”

“叔叔尽管拿去就是,反正此法最多两年,朝廷也会施行!

此法并非新鲜玩意,宋时就有开中法存在,只不过那时候宋人的朝廷并不重视此法,此法用在大明如今的情况上,却也好用!”

张异并不介意老朱将开中法拿去用,甚至拿来攫取自己的利益。

正反此法于天下是有利的,在自己不想曝光的情况下,谁用不是用。便宜自己人也好过去便宜别人!

最多两年?

老朱若有所思,他站起来,道:

“叔叔我不会亏待你,回头我让人送钱过来,先将这药园子建起来再说!”

张异站起来,送朱元璋和沐英离开。

上了马车,老朱长长吁了一口气。

“此子,真神仙也!”

沐英主动打开话题,朱元璋点点头。

“此事你保密……”

“是,父皇!”

马车缓缓进城,在闹市区里,老朱让沐英下车!

他再次让人,来到一间书局之前。

书局新开,朱元璋走进去。

正在算账的掌柜的一看老朱进来,赶紧迎接。

“少东家呢?”

“在里边!”

朱元璋走进数据的里院,这阵子很少露面的朱标,就在此间。

“三国卖的如何?”

朱标从某种程度上说,已经开始接手检校的部分事务,这阵子他向老朱请了命,一路筹备这间书局。

书局一开始,就凭借《三国演义》打开了名声,老朱虽然不怎么出宫,但从外边传回来的消息,是大卖!

“父皇!”

朱标正在桌子上算着什么,听闻老朱喊他,他抬起头。

“卖的不错……,这本书帮书局赚了一千两银子!”

一千两银子看似没有张异的教辅书赚得多,可教辅书于这个时代来说算是刚需,话本小说这种东西能卖一千两,那真的就是大卖了。

但老朱卖书,可不仅仅是想卖书!

成立这家书局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张异说过的话。

但潜移默化这种事,并非一朝一夕能看到效果。

朱元璋暂时没有问这个,而是上下打量朱标。

让一个不过十三岁的孩子,却接触如此人心变幻,他本有些担心,但朱标这阵子的成长,超出他的预期。

父子二人,就这样坐在应天府的闹市中,老朱跟他说起张异遇见的种种。

朱标低头沉思,然后会给朱元璋一些意见。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人在斗罗,开局遭雷劈 乐子人在漫威的愉快生活 国公夫人多娇艳[重生] 快穿之打脸上天 霍格沃茨:哈利波特与格洛克18 她风华正茂 堕仙 半岛的星辰 和灵魂伴侣分手后影帝找到了真爱 干得漂亮[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