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之内,大明无寸板可入海!”
“为什么?”
“因为陛下三年内必然禁海,如果叔叔到时候还经营着海上的生意,恐怕要损失惨重!”
“如今天下未定,大明朝不算站稳脚跟,等夺下大都,平了北方,皇帝马上要面对一个现实问题,就是这千疮百孔的天下该如何治理?
休养生息是历朝历代必然会执行的国策,而且以如今天下的情况来说,陛下会执行的力度恐怕比未来更严!
我大明就算将蒙古人打出中原,周边的局势也不容乐观,云南,吐蕃、西域、北元,这些地方未来恐怕都要动用刀兵!
而海上的话,别说侄儿说话难听,叔叔做的生意恐怕和那些倭寇,海盗和张方旧部有交集,海上贸易的利润确实高,但有两个弊病!
其一、倭寇和方国珍,张士诚的旧部在海上拥有足够动摇大明国本的力量,这些人放在平时也许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可是在大明几乎四面八方都要动刀兵的情况下,海防可能会成为让国力奔溃的关键一环!
东南是天下粮仓,是财富汇聚之地,在大明面对三面刀兵,无力出海的情况下,这是皇帝心里憋屈,也不得不选择的方案!”
朱元璋的胸口上下起伏,张异说的未来,那代入感太强了。
他已经能够想象到,自己无可奈何的憋屈的模样。
老朱天生小心眼,虽然不缺审时度势和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胸怀,但是性子偏激的他,在做下选择的时候,那种屈辱的感觉会更深一些。
“其二、私人贸易的利润实在太大了,江南的那些大户们,哪个不参与其中?这些贸易带来的利润,不但不会给大明带来税收,百姓都去从事贸易,谁人休养生息?海禁的第二个原因,就是斩断江南富户的念想,将百姓锁在大明的土地上,让他们老老实实生产!
这其实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牺牲未来的可能,换取大明的安宁!
这是大明必然的选择,只是现在皇帝暂时还顾不上!
所以侄儿提醒您一句,您如果赚够了,赶紧收手……
皇帝虽然重农抑商,商人的日子不好过,但大明的商税低,不至于没有活路!”
朱元璋若有所思,同时意味深长地看着张异。
这个所谓的海禁政策,再一次强化了张异神仙的人设。
虽然此时的他从未想过海禁政策,可是张异一通分析下来,海禁是必然的选择。
这小子,究竟看到多少关于大明的未来?
“等等……”
老朱在思索的时候,马皇后似乎发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她有些忧心地问:
“虽然我一个妇道人家不该插嘴,但你说我大明,未来会四面刀兵,这是真的吗?”
“我去!”
朱元璋和朱标沉浸在张异对海禁政策的分析中,此时才意识到马皇后所问的问题严重性。
什么叫做大明会面对四面刀兵,未来有那么惨吗?
大明朝刚创业,老朱现在还在努力推大都这个水晶塔,塔都没推完呢,你告诉我还有许多塔等着?
张异看他们父子一脸懵逼的样子,觉得好笑。
大概每个大明子民听到这些话,心里也是绝望的。
打仗,意味着军费,军费,意味着税收……
意味着百姓的苦日子还没到头!
元朝留给大明的烂摊子,连油星都刮不出来多少,朱元璋打大都的军费,搜特娘是薅的,借的……
要不是穷成那样,他也不会后来赖账了。
可老朱和朱标心中的想法是,打完大都了,蒙古人赶走了,就能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好日子了。
又要休养生息,又要穷兵黩武。
老朱想起自己未来的日子,都觉得胸闷气短,腿脚发软。
玛德,这未来看不到头了?
太让人绝望了!
张异对老朱父子俩的懵逼那是相当理解,他在前世曾经看过一个统计。
洪武朝三十一年,平均每两年都要发动一场战争。
若论战争的频率,跟大明朝比起来,其他王朝大概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穷兵黩武。
可就是这么一个穷兵黩武的朝代,一个穷兵黩武的帝王。
在一边打战的情况下,还将大明从洪武元年的千疮百孔,地方财政累年租税不入带到洪武二十六年的四民各有定业、百姓安于农亩的盛世景象,甚至地方财政,也变成米粟自输京师数百万石外,州县仓廪储蓄甚丰!
一边穷兵黩武,一边休养生息,还给后人留下丰厚的家底。
自古以来大概也就朱元璋一个皇帝完成过这种成就!
这就是张异虽然不喜欢老朱的性子,却真心佩服宫中那位皇帝的原因。
如此英雄人物,若不能称为千古一帝,谁配?
“叔叔莫慌,虽然未来会有些苦,咱们大明的战争可能也会多一点,但咱们有陛下在,他可是朱元璋……
他可是千古一帝呀!”
张异开始安慰老朱,
朱元璋抬起头,目视张异。
一直嬉皮笑脸没个正行的张异,说起这句话的时候,难得的认真。
他迷茫了,这小子黑他的时候是真不给面子,可是他对自己的信任,却有着和别人不一样的赤诚。
也是黑的时候太卖力,张异认可自己的时候,朱元璋竟然有一丝触动。
不过,一想到张异描绘的未来,老朱头如斗大。
千古一帝太难当了,你张异信得过老朱有个屁用。
他自己都不太相信自己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