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海信银行到手
尤德喝了一口百威啤酒,说道:“只要陈生能够接手海信银行,并且在不需要港府支持的情况下,解决眼前的问题,那么,我可以提供3年的税务减免优惠,3成,如何,这相当于一年的时间,海信银行不需要交税了!”
虽然目前的海信银行局面还没有到溃烂之态,但银行挤兑危机就如同森林山火一样,早期不扑灭,后续就需要付出十倍乃至更多的代价,现如今,他刚刚继任香港总督,就发生这样的事情,有着足够执政经验的他知道,必须立刻掐灭这件事。
但港府内部反对声音很严重,很多人就是一个派系,可不管未来局面会怎么样,他们只是想着自己的政敌管理下出现大问题,这样就可以为自己获得话语权,而香港准央行汇丰那边,沈弼已经明确表示拒绝参与此事,渣打则是认为海信规模太大,他们没有能力吃得下,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尤德也只能找这位刚刚被《财富》认定为全球华人首富的陈志文,目前整个香港,也就只有他才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
“这样的条件,很不错,不过成交价格方面还没有出来,我不能做出任何承诺。”陈志文礼貌的回道。
现如今海信的烂摊子,其实比当年恒生银行被汇丰收购时还要严重,虽说恒生银行的规模一直比海信大,但60年代,所谓的大华人银行,比起汇丰,差距完全是指数倍的,当时的汇丰,救恒生可以说是轻而易举,但现在的话,想就海信,恐怕也得付出一定的代价。
而沈弼目前执着追求的,可是汇丰的国际化,在有了恒生银行的情况下,再收购一家华人银行对汇丰在香港的业务帮助也不大,这种情况下,陈志文也猜到汇丰不会帮忙,因为在原先历史上的1985年,海信也是港府接手,而不是汇丰。
“这是当然,价格的话,你与海信银行的董事会协谈,我想他们很愿意快速与你达成协议,因为每晚一天,海信银行的挤兑,就只会更严重,不过相对来说,挤兑的太多,陈先生你接手银行之后面临的问题可能也越多,所以希望你能找一个平衡,我的要求,就是挤兑事件,不能波及到其他银行以及财务公司。”尤德说道。
作为港督,他可不在乎银行被谁收购,但如果银行挤兑漫延开来,造成香港社会经济出现大问题,那就会是他简历上的一个黑点,他可是希望,在香港做完港督之后,还可以进入英国议会呢!
“没问题,我一定会保证这个平衡,港督先生放心。”陈志文承诺道。
现在的局面,从头到尾都是陈志文一手安排,从最开始举报,到后面推动挤兑,以及叶庄龄助理的举报,就是一步一步打压海信银行的股价,将自己的收购成本降到最低。
谁让这些人,故意做假账来隐瞒巨额损失,给自己挖了一个超级大坑,同时如果不提前揭露,未来的香港社会损失会更大,大量普通人可能倾家荡产,而他借助这个机会,也可以低价收购一家价值几十亿存款一百多亿港元的银行,同时也能保证存款的普通人,利益不受损,或者损失很小,港府未来也不需要支付大量财政收入来为这件事擦屁股。
一举三得,唯一损失的就是海信银行的董事会了,这群人反正大概率也要进去了,罪有应得了。
“好,希望我们在未来,也可以像这样一样合作。”尤德举起酒杯,笑着说道。
作为港督,虽然权利很大,但也有很多限制,特别是涉及大量资金投入的情况,当财政收入不容许的时候,他也需要依赖本地的超级富豪群体。
而汇丰、怡和这些财团,虽然也给他这个新总督面子,但能多一个能帮忙的,自然更好,更何况,陈志文的财力明显要强于怡和,可能比不过汇丰,但汇丰是银行,资金也不是能随便动用的。
更不要说,整个香港,直接间接被陈志文控制的就业高达5-10万,影响力之大,港督府也得给三分面子,这也是之前麦理浩总督对他说过的话。
“没问题,只要总督先生有要求,我这边能做到的话,肯定会合作的。”陈志文笑说道。
……
回到星河大厦后,陈志文叫来了李浩楠,将于尤德港督达成的口头协议告知了他。
这种事,不会留下书面证据,港督也不是傻子,这种交易,说不定以后会留下把柄给自己的政敌,而陈志文也一样,不需要留书面证据。
“既然港督已经表态不会插手,那只要我们控制好挤兑,就能以最低的代价收购海信银行!”李浩楠说道。
“那就与海信银行董事会沟通一下吧?”陈志文点点头,又问道:“他们董事会的人,不会都进去了吧?”
海信银行现在最大的问题,没钱只是之一,更重要的是储户对其没有信心了,都害怕自己的存款没了,在不能恢复信心的情况下,就是再给十个亿,也不够挤兑的,往年的同类事情,都是港府或者汇丰出面,才能镇住场面,而如果是小一点的银行,渣打这种级别也行。
但如今么,也只有陈志文这位被号称为全球华人首富,愿意出面。
出面之后,需要动用的陈志文在香港的影响力、财力来镇住挤兑热潮,一旦挤兑结束,那海信银行真正亏损的6000万美金,其实海信自己就可以搞定!这个损失,自然由现在的海信银行股东来承担,陈志文的收购,只会比这个理论值还要低的多。
任何银行挤兑就是最大的风险,凡事有利必有弊,影响力大的同时就需要面对这个风险,这也是陈志文早起没有做银行的原因。在其他事业还没有算的上站稳的时候,没必要插手银行,特别是早期的地产公司都需要依赖其他银行,一旦自己也有了银行,就会与其他人成为竞争对手,而现在自己的产业规模稳定且很大,再投资银行,就显得顺其自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