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刚才艾利奥特跟同行的朋友利亚姆刚说过的话,戏谑的阐述了这件臃肿的大袄的用途。
“哈哈,认识你很高兴,朋友。真的很高兴。”
李璐一边忙着来回从货架后面翻找适合的衣服,一边偷偷听着柜台外这个青年跟外国人娴熟的对话。
脑海里不由的想起昨晚自己姥姥推荐的相亲对象。
比一比,高下立判。
原本还有点迟疑要不要考虑一下,敷衍敷衍家里这群近乎以此为乐的老头老太们,现在有了陌生青年的比较……
李璐莫名打了个冷战。
太膈应了。
我亲爱的姥姥啊,真的不是不配合,是严重受不了啊。
外面俨然成了临时国际友人交流会。
魏平安从沟通中,也知道了几个外国人的身份。
国家建立9个年头了,其实一直不乏国际上的支持。
例如德国的设备援助(德国也分东德西德),老大哥的技术援助,以及国际友人的支援等。
从战争到内战,再到建国后的发展,很多国际友人都跟着一一见证。
其中就有这么一位美国记者朋友。
她这次是春天来的京城,也是她第六次来到这片土地,她选择了定居在这里。
而作为一名美国人,自然也就少不了她们国家的朋友,还有同样当了记者的学弟,或者行业晚辈。
现在正是国庆前夕,有70个国家受邀参加国庆庆典,非常的隆重。
有了安娜这个渠道,几个外国朋友就相约一起来了这里。
原定今天安娜会带着他们逛的,但突然接到了外交部的召唤,出行计划也就没有成行。
几个年轻人耐不住寂寞,又想玩儿点出其不意,也就没有找大使馆带翻译,几个人兴致勃勃的就来到了这里。
还打算肆无忌惮的采购点特产回去惊讶一下安娜呢。
没想到一开始就吃了个当头一棒。
还好遇到了魏平安。
看到了受挫后还依然傻乐呵的外国青年,魏平安的心情也有所好转。
嗯,泻药还是要的,兑换了融进猪里,这点不变。
也不影响跟一群没有城府的老外聊闲篇儿。
“同志,谢谢你,要不然我可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解决完了整个买卖,李璐感谢的说道。
“没关系,正好遇到了,换做是其他人,也会站出来的。”
“你是哪个单位的?回头我写一封感谢信,给你们单位送过去。”
“啊,这个……我是红星轧钢厂三车间的魏平安。”
魏平安还想着说不用客气来着,后来想了想,自己又不记笔记,做好事不留名那不是自己的作风。
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感谢信什么的,没有也无所谓,既然有,魏平安也乐得其成。
李璐目光有些古怪。
她还以为面前这个青年是哪个大学的青年老师,或者留洋回来的某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呢,没想到是个普通轧钢厂的车间工人。
意外归意外,倒是没有鄙视的心思。
她连门外语都不懂,这会儿被实打实的“教育”了一顿,不仰视就已经相当克制了,怎么会鄙视。
如果不是心动,哪有什么介绍信的借口。
还不是为了探听对方的资料,这不就拿到地址了嘛。
俗话说,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这种表面搂草实则打兔子的事,她李璐从小到大还干的少了?
笑话。
她小璐姐的绰号也不是浪得虚名的好不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