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人的名字叫做楚然。
在经历了无数次“家庭战争”之后,楚燃终于找到了制衡小姑娘的办法。
如果楚然可以按时起床,上学不迟到,他就把自己的电脑借她玩半个小时,如果她还能在九点之前好好的(画重点)完成作业,这个时间就再往后延半小时。
也就是说,如果楚然安安分分不搞事儿,她每天都能玩至少一个小时的电脑。
之所以说至少,是因为楚燃并不会把时间卡的特别严——
他现在的学习计划是每天六点半开始练习英语听力和口语,练到七点半再做一篇翻译,八点到九点上机做信息学竞赛的参考题库,九点之后把电脑让给小姑娘,他自己去客厅接着写数学和物理的竞赛练习题。
如果某他一天写题写high了的话,楚然搁屋里玩到十一点他也不会发现。
不过大部分时候,他还是会记得要限制一下时间的。
即便如此,小姑娘也已经很开心了。
她并不介意牺牲掉在学校里百无聊赖无所事事的时间,去完成一下“事实上在她心里一直也没有很难”的作业。
或许从一定程度上说,她不止是想玩电脑,还想顺道向楚燃证明自己——
“学霸哥哥你妹妹也是很聪明的知道吗!”
老实说,楚然之前成绩一般般不是因为她笨,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她不学习。
现在有玩电脑做诱饵,她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起来,甚至把她同桌都吓了一跳。
楚然和她同桌也算是“臭味相投”,她俩刚开学就成了班里惯例的自习课开小差二人组,别人写作业的时候,她们在下面传纸条。
传着传着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两个人就莫名其妙地哈哈哈了起来。
高一六班其他同学至今也不明白她们到底在笑什么。
其实楚然自己也不知道。
但她逐渐总结出了一个规律,有些人真的生来就适合跟彼此做同桌。
他们在人群里抬个头就能对上视线,相视不超过三十秒就忍不住笑出声来,平常老师让带什么东西,一个人带了另一个肯定不带,难得两个人都带了,还得有一份是坏的——
反正一切客观条件都在给他们制造凑在一起嘻嘻哈哈的机会。
楚然和她同桌就属于这个类型。
不过从前她俩都不学习,浪的很和谐,现在楚然开始学习了,姜汤就油然而生一种被抛弃的悲凉感。
是的,楚然同桌姓姜名汤。
不是感冒的时候煮的那个姜汤,后面那个字其实是取自“浩浩汤汤”的“汤”。
然而自她幼儿园起,就从来没有一个老师或者同学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念对过她的名字。
除了楚然。
或许也正是这个促成了她们“浪迹一中”的友谊。
对这位姜汤小朋友,楚燃的印象是很深刻的。
说不上是好印象还是坏印象,反正多年以后回想起来,他心里还是会有这样的感慨——
如果当年他们没有成为同桌就好了。
毕竟楚然不是个自律的人——至少现在还不是,而姜汤浪的程度更是让她望尘莫及,她俩凑在一起,只会互相推动着越来越不学习。
楚燃曾经想过要不要寻个契机让她俩分开,后来权衡了一下,觉得暂时还是算了。
他很清楚,在楚然自己自发的产生“我要学习”的念头之前,她不管坐在谁旁边都不可能学习,反倒是会干扰到本来打算好好学习的同学。
那还不如维持现状,就让她和姜汤坐一桌,这样即便她们谁都不学习,至少玩能玩的痛痛快快。
至于成绩——
最好的办法还是等。
等到楚然改变态度,那个时候再想办法把他们分开。以避免楚然刚刚诞生的,极为脆弱的学习意识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他确定姜汤一定会这么做的。
楚燃想的挺好,计划也挺周详。
他连要用什么样的口吻,怎样“不经意”地向家长提起这件事都已经考虑到了,模板来来回回背了好几遍,却忘了自己毕竟不和楚然在一个班,把握不到小姑娘全部的动向。
在他这样做之前,楚然自己先一步向班主任提出了换座位的请求。
楚燃不确定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但他知道那天放学,楚然是哭着来到一班门口的。
当时已经放学有一会儿了,他还琢磨着楚然今天怎么对晚饭这么不积极,冷不防听见门口传来带着哭腔的声音。
“哥!”小姑娘站在门口看他,眼眶通红,眼睛肿了一圈儿,眼泪更是啪嗒啪嗒地往下掉:“你收拾好没有,我们回家……”
楚燃懵了。
然后他把书包往边上一扔,三两步就到了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