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铭超被陆静秋这么一说,心里那份纠结也没有了:“我之所以有这个想法啊,是听沪市那边一个经常跑海外进货的一个老板说的,他在外面见过的市面多,就觉得咱们这个时候,是创业最好的时机,他见我们每次拉的货不少,又有这个便利,就是每次来拿货的时间太久,如果有销售的渠道,客户需求量大,完全可以在咱们省内设个点儿,做批发,就是他说的什么..额。”
杨铭超一时想不起来,陆静秋忙提醒道:“中间商。”
“对,中间商,我从他那里进货,放到这边,然后找这边的人去卖,我中间转个差价就行。
但阿达觉到那老板是在忽悠我们多拿货,他怕我们挤压的货太多,就像上次夏琳弄的,砸手里,说找人卖货,哪有那么好找的。
再有,阿达觉得找人分销的话,我们的利润就低了,不划算。”
陆静秋摇摇头:“二表哥,这种分销很好找的,现在许多人家有些适龄的青年都找不到工作,还有一些知青回城的,只要你给他们的价格比商场里的低,他们有利润赚,就有大批的人来你这里拿货,一个人卖货能比得上一群人卖货么?利润虽然降低了,但销量高呀,销量多,你赚的钱就多,这到不用担心。”
杨铭超道:“我考虑考虑,不行就我自己干,货车的事儿,我队里的师傅能帮我从北边的汽车厂弄到名额,八千块钱一辆新车,这钱哥出的起。”
陆静秋笑道:“哥,我想入伙咋样。”
杨铭超道:“那是必须的,买完车,我没多少钱进货了,你能出一万么?”
“我现在只有三千,还是你昨天给的。”
“够了够了,五月份老卫队里给的尾款一到,你能分五千块钱,这两个月,咱们在倒腾点儿东西,一万块钱足足的。”
“好。”
陆静秋最后,又把还没暖热的三千块钱给了杨铭超。
不过杨铭超还没想好和高达怎么说。
后续的事她就不知道了,星期一的时候,她去了社里一趟。
张淼说的没错,现在社里条件确实艰苦,印刷厂旁边的几间矮房子,杨副总编和总编辑张老,社长和副社长在一个办公室。
没办法,房间少,但这反倒讨论事情方便多了。
而且社里在印刷厂,他们和印刷厂沟通也方便了很多。
杨副编见她过来,笑道:“静秋你来了,合同我准备好了。”
陆静秋和几位领导一一打了招呼,才坐下来看了下合同,和上次的差不多。
倒是一旁的张老道:“陆同志,最近我们有位合作的作者,他出了一个儿童故事,里面需要的插图,他想由你来帮她绘制。”
陆静秋听到这话当然很高兴:“张总编,可以的,我能看看他的故事么?”
张总编道:“这几天送过来,我让编辑给你送过去,你先看看。”
“好的。”
一来社里,就接到了一个大的任务,陆静秋签完合同,喜滋滋的,跟着杨副编出来的时候,脸上都挂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