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北平十二卫司衙门顺利改制完,那么其余二十余卫的改制,想必阻力也会小了许多。”
“我知道有些人的想法,但我仍然要说的是,改制并不是为了打压下面的将领,更不是过河拆桥。”
“不管他们信不信,改制是因为北平社会如今的需求。”朱高炽真诚的说道。
“北平最开始是边地,移民人口中军户占了很大的比重,而工业化发展如今,即将进入第六个年头,出现了真正的人力缺口。”
“为什么要发展新军,就是为了提高军队战斗力,减少作战人员以及后勤人员。”
“最终解放卫所的生产力,为北平工业化发展提供更多的人力支持。”
听完小王爷的解释,通州卫指挥同知,蒙古人火真用粗犷的语气说道:“小王爷不需要说那么多,王府要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
“倒要看看谁敢不听王府的话,合着有利的事就听王府的,没有利的事就抗拒王府,什么玩意啊。”
这位蒙古军官直来直去的性格,让朱高炽很喜欢,至少表态是真的,可以省去他许多的麻烦。
孟善、张武先后表态说:“小王爷尽管改制,我们信任王府,忠心王府,个人得失要为北平整体大局让步,没有这个觉悟就不能占着茅坑。”
“好。”朱高炽抚掌而笑,“有了你们的表态,我对接下来的改制也就有了信心。”
“但是我还是要把话说在前头,改制不是针对谁,改制的目的是为了北平的工业化大局。”
“这是坚定不移的脚步,能接受的要接受,不能接受的,也要让自己接受。”
朱高炽严肃起来。
“喏!”
几名军官起身应道。
和一批批中层将领约谈过后,统一了思想,最后由长史府,北平都司,军工联合办联合发出了公文。
其中有卫所士兵免服徭役的条例,结束余丁制度的条例,最重要的是免除了百户所以下军官大部分权利,只这条就受到了绝大部分普通军户的支持,更不提其余的条例。
总之。
新的军制改革,最受益的是普通军户,最受损的是中下级卫所军官。
保留的正丁制度,最终会成为后备兵源,将为新军提供兵源支持,也就是现役部队和后备役部队。
现役部队施行十年制。
招收十八岁到二十五岁的正丁,服役十年,根据士兵自身需求和部队需求,十年制度到期后,可以签署下个十年制度合同。
十年兵退役的士兵,由军工联合办安排工作。
二十年兵退役的士兵,由北平都司安排工作。
伤残士兵,如果可以留营,则享受军中优待,如果选择退伍则由史府给予优待政策。
第一阶段以十营三万兵,后备役四万兵为目标。
第二阶段以二十营六万兵,后备役十二万兵为目标。
第一阶段在明年中期达成。
第二阶段在洪武三十一年初期达成。
六万职业兵和十二万后备役兵的计划,许多人闻到了味道,也让许多人失眠了。
军工联合办开始整合军工行业,下达了无数的订单,由粮票银行支付粮票。
长刀一厂、长刀二厂、制式军刀工厂、盾具工厂、火药工厂、纸弹包装厂、鸟铳制造厂,厢车制造厂、轻炮铸造厂、大炮铸造厂、军粮制作厂、军械工厂……
大小二十余家工厂满负荷生产。
在洪武二十九年的年关,即将进入洪武三十年的时候,率先发力的是军工行业。
二十万杆鸟铳,十万把各色刀具,五万盾牌,三万辆厢车,一千门各色火炮,六十万枚手榴弹,六万匹军马……
手榴弹的威力,在战场上已经证明,是士兵手里最大的“杀器”。
最先发出招工通告的也是军工厂。
刚好卫所开始解放人口,在普通商行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中华重工各厂区优先让军工厂的背景下。
这部分人力首先被收入了军工厂,然后才是中华重工各厂区,等民间商行反应过来,这批海量的人力已经所剩无几。
北平的年关很热闹。
百姓们脸上满是笑容,各家的商行年终总结,家家都翻了数倍,甚至有翻了十倍的。
但是这些商行的东家们笑不出来。
庞大的利益下,限制他们的竟然是人工短缺,这就像一个笑话,偌大的大明,无数的人口,竟然招募不到工人。
各家商行都擦拳磨掌,集结资金,从各自的家乡融资,准备开年后大干特干。
可他们突然发现,原本没有在意的问题,成为了他们最大的阻碍。
怎么办?
明年的扩产计划都准备好了,就等着继续翻倍下去。
天下间还有比这里最赚钱的生意吗。
盐商都涌入了北平,私盐贩子都放弃了老本行,何况其他的行业。
这就像美女已经脱光了衣服,正要扑过去的时候,脚却抽筋了,等待的时间让人恼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