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叶希贤面对强盛的工业
陕西行都司,中华重工探测人员原本找煤铁矿的过程中,意外发现的金矿。
正是后世的阳山金矿,储备量高达三百零八吨。
虽然朱元璋下旨,一两黄金等于四两白银,可这个违背市场的规定并无法获得市场的认可,正如宝钞。
朱高炽看重的不是这个金矿。
就算达到后世的开采技术,每年也不过几百万两白银而已,朱高炽看重的是价值意义。
控制了这个金矿,那么市场对粮票的信心会成倍提升,更会稳固粮票的信誉体系。
如何把这个金矿控制在自己的手中,朱高炽很头疼。
如果几年后。
自己顺利成为监国太子,一切都好说。
可现在不行。
这件事操作不好,反而会打击到市场对粮票信心,和股市一样的道理。
如果不去做,那么对中华重工没有什么影响。
可现在步子迈的越来越大,粮票发行的越多,现在需要这些有利信息刺激市场,保障粮票价值体系的维系。
那么如果中华重工开始施行这个大项目,万一没有成功,则会打击市场信心,最终影响粮票价值体系。
“以王府的名义。”金忠提议道。
“金右使的想法,属下是赞成的。”
粮票银行行长支持金忠。
“这件事父王出面,如果事成,好处归于中华重工体系,事败,影响的也是王府,避免了对粮票体系的打击。”
朱高炽敲定了主意。
金忠亲自去一趟陕西。
“我只有一个要求,无论是和秦王府还是当地官府共同开发,总之金矿的名义权要拿在手里。”
朱高炽看重的不是金矿本身,而是金矿的名头。
在座的几位大掌柜都明白这个道理,包括熟知中华重工,算是半个推动人的金忠,也理解小王爷的意思。
“派袁容去。”
朱高炽最后说道,指定了王府的大驸马。
“现在北平军制改革离不开你。”朱高炽拍了拍金忠的肩膀。
金忠点点头,没有多言。
众人也觉得理当如此。
金忠不光是长史府右长史,还是中华重工和王府之间的代言人,更有一个隐形的角色。
中华重工逐渐掌握军队过程中的“保护神”。
是中华重工体系在北平府官面上的第一人,为中华重工全方面延伸触手“保驾护航”。
当三万职业兵,依托铁道系统改制完成营兵制,中华重工将真正掌握到一支强力的“枪杆子”。
石匣营新军和旅顺口新军都不能算中华重工完全掌握。
前者依托密云两卫,后者依托金州卫。
密云。
叶希贤自从弹劾后,不再进行多余的动作,等待应天府的旨意,密云区没人待见他。
但是他的身份高,同样也没人敢得罪他。
趁着这个空挡,他开始观察密云。
密云是北平的铁矿中心。
无数的铁矿石从这里运出去,经过冶炼等工序,成为各家的用具,进入各家工厂,也流入士兵们的手中。
在当地最大的一处矿区,叶希贤目瞪口呆。
一条一条的简易铁道,犹如蜘蛛网一样蔓延整片地区,视线所及之处全部是各种车辆。
骡,驴,马无数的大型牲畜,一座接一座的站点。
如果朱高炽在这里,他知道这就是后世的首云矿山,一座露天的矿场,后世开采了足足半个世纪。
挖完后的深度,深达三百多米!
“先生请看,这外部的岩石都泛着红色,含铁量非常高。”矿区的工作人员陪同。
随意捡起一块石头,得意的说道。
“这片地区的铁矿石储量至今还没有探明,我看啊,足够全大明百年之用。”
这座矿区后世探明的铁矿储量高达一点四亿吨,以现在大明的铁年产量来算。
何止够用一百年,一千年都用不完,需要用一千八百余年才能用完。
但是北平发展工业就不同了。
在大基建大调度的工程下,北平的用铁量达到了当下的天文数字,全年计划铁产量高达七万吨。
这个目标令人不可思议,但是在朱高炽看来却不算什么。
十九世纪中期,离英国铁产量两百万吨的零头还没有。
不过差距并不怕。
进入二十世纪,日本1900年的铁产量才五万吨,到了1940年就达到了近七百万吨。
正是为了刺激明年的生铁产量,朱高炽才发动了刺激经济的一揽子大基建计划。
日本铁产量平均每年翻3.5倍,朱高炽不说超过这个数字,以中国模式用在大明,达到这个发展水平他并认为多大问题。
今年计划生产七万吨,明年计划生产二三十万吨,朱高炽有这个信心。
哪怕中华重工许多高层人员在忧虑,觉得目标定的太大了,但是谁也改变不了小王爷的计划。
“像这样的矿场,密云有多少?”叶希贤震撼的问道。
“这个问题小民就不知道了。”
工作人员不好意思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