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关灯
护眼
308.第307章 地主的迷茫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真定府的边界,与顺德府交界处,临城县柏乡。

两个月前的清明。

百姓们家家烧纸扫墓。

不过北平和南方不一样。

北平的人口,大部分从南方迁移而来,其实追溯数百年前,这批人中的大部分人,又是原来北方流入南方的那批人的后代。

这也是汉族基因是世界最高的原因之一。

只是呢。

当下的北平的确没有多少大家族。

在北部以军户为主,南部以小门小户的民户为主,而且祖坟多不在北平。

倒是山东不同。

现在大明的山东扫墓规模要比北平大很多,而在南方沿海一带,规模又要大不少。

这是元朝的政策造成的,毕竟下等人的时代,又是南宋中心,各种禁令让江淮地区的文化被破坏殆尽。

反倒是沿海地区得以保留,包括宗族也是。

很多人说宗族不好。

前提是自己先有更好的东西,没有更好的替代之前,反倒是把宗族丢了,那才叫读书读傻了,迂腐。

读书,考功名,做官,买地增加祖产。

这是传统农业社会的路数。

今年乡里从北平府做生意回来的人,财大气粗的修葺了祖坟,也就是祖父和父辈的坟墓。

竟然用的砖石。

一车车的祭品被拉了回来,惊动了乡里人。

“胆子真大。”

“官府也不管。”

乡亲们七嘴八舌。

地方上最大的地主,老田家的人也都来看了,几位家里后生露出羡慕的眼神。

“这家人以前比不上我们家,出门了几年,就这么嚣张了。”

“听说这家人在北平开矿了。”

“不买田去开矿,矿总有挖完的那天,哪里像我家的田地,代代遗传下去。”

“可人家开矿的生意,一年的利润超过我们几十年的积累,听说他家又买了一处矿。”

有子弟不安的说道。

古代种粮是百姓们把自家田地里长的好的稻谷麦子留下来,当做来年的种粮。

这可不是小比例。

北方种麦的多,在古代根据地理环境不同,其中有的地方五亩地就需要留种粮百余斤。

一亩地的麦种需要二十斤。

在西方。

公元11世纪之前这个比例大致为1:2左右,即使到了17世纪工业革命前夕,这个比例也不过1:4左右。

1:2左右是个什么概念?

一亩地西方古代大致能播下20斤种子,那么未来就只能收获40斤粮食!

来自英国《中世纪生活》。

也和剑桥经济史根据比如古罗马《论农业》等记载里面的数据,计算得出的结论一致。

中国的农耕技术远远高于西方。

在粮种,税赋等除去后,如果不算徭役,北方一亩地,自耕农大概利润是七钱银子。

十亩地为七两银子。

在除去口粮,日常用品,工具开销后,那么也就剩余不了多少银子了。

理论上,十五亩地是一户人家,借助牛耕的上限。

就算有一百亩地,也创造不了多少价值。

而现在中华重工的普工,一年的收入就是十二两,包吃包住还有免费的工衣。

那些投入工业的商人,回报率更是高的惊人。

像张薄这种滚雪球的盈利,更是想要靠土地盈利的地主们想都不敢想的。

如果工业盈利超过土地盈利一倍的情况下,这些地主会想要追求稳妥。

但是百倍,千倍呢。

人家一年的盈利,是普通小地主一辈子都追赶不上的。

有许多人会反对,工业让人工变得紧张,增加了地主们的由用工成本,但也有更多的地主会转头加入工业。

普通百姓有什么渠道和本钱去开办工厂呢。

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势力,仍然是同样的一批人,是王室,贵族,地主。

只不过他们的模式改变了,也就换了个称呼而已。

没有流血的发生,原来的利益阶层怎么可能会消失呢。

只不过发展工业让盘子大了,加入的人更多了而已。

所以英国虽然第一次工业革命成功,但也加深了国内的阶级矛盾。

拿出几百两银子,是不少地主咬咬牙可以拿出来的。

这几百两银子,就可以成为原始资本。

富贵还乡的财主,请了乡里几位地主吃饭,想要从这些人手中拉一笔投资出来。

财大气粗的奢侈,也是做给这些人看得。

(本章完)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画爱为牢:凌太太,复婚吧 从陪练到巨星 香江:王者崛起 九爷偏执宠:姜小姐又去炸场了 方仙道主 王者 苟在神诡求长生 精灵垦荒人 无限片场求生,我有熟练度面板 从零开始建立穿越者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