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乌骑而言,什么语言,不论是青夷的语言,或者其他部落的语言。这些对他来说,什么都无所谓。
乌穆知道乌骑的才智不下于自己,但似乎弟弟一直眼中只有父亲,只有单于。
不论是做什么事情,做什么选择。
在弟弟的眼中,只要能让父亲满意就好,只要能让父亲认可就好,其他的——一切都无所谓。
所以,他们还在老师膝下读书的时候,乌穆就总是说弟弟是个叛徒,总是去做那些他那有些动摇但又不愿意去做的事情。
这些事情回想起来,在如今身为单于的乌穆看来。
或许,这也是父亲不选择弟弟的原因吧。
就在乌穆这样想着,他开始一边拿起手中的文稿修改了起来。
这些重要的内容往往都需要单于的亲自批示。
从前乌咸也很是劳碌,那时候一切的内容都是有单于的金印盖下后才算是正是生效。
如今差不多也是一样,不过乌穆信任的人也有着这项权利,就比如说跟他有血缘的亲叔叔乌去疾。
尚且还算年幼的他,如今在朝政上唯一可以依靠和信赖的,也就只有这位左贤王了。
乌穆在国事上一向非常认真,事事躬亲,并且追求完美,完全不像是平日里那副吊儿郎当,和人们嬉笑玩闹的模样。
少年的乌穆也是王城常见的浪荡子,没有少和人有意气之争。
在摇曳的烛火下,他先将文书上那些自己看重的内容勾画起来,旁边写下他的想法作为批示。
乌穆用的并不是青夷语,目前处理文书的大臣们大多只精通青夷语,但是这一份文书之后会寄给的是陆青。
他知道陆青的青夷话学的并不怎么样,在文字方面就更差劲了。
基本上如今由陆青经手的所有文书,都需要由专人翻译成大夏语之后,给由他处置。
乌穆就不同,他会的多
其中若是有与他意见相左的,乌穆也认真的思索,在其中留下印记。这样方便之后,他和陆青再次商讨其中有分歧的要点。
等到将他处理完的时候,夜色更深了。
乌穆揉了揉眼眶,这才放下手中的笔。
变法是不能一蹴而就的。这乌穆知道,但即使是知道,也无法让他免去自己的担忧。
他视这次的改变如同是自己改变、壮大青夷的第一步。
只要成功迈出了这一步,之后的路就要好走的多。至少他们拥有了前进的方向。
为了确保变法的顺利实施,就连他的亲叔叔都被他拉进来,为陆青当做挡箭牌。之后他甚直命令与大夏交接的地点暂缓了进攻的计划。
如今在边境,青夷少有进攻,唯有的几次突袭似乎只是为了昭示自身的存在感,和昭显青夷的不好惹。
双方默默的对峙在边境,但谁也没有收到进攻的命令。
似乎双方的皇帝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先安抚内政一样。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两国的交锋渐渐减少,反而在两国的内部,开始了一阵风起云涌来。
……
“安乐,到这儿来……”
骑在马上的阿义时扬起笑容,宛如刀切斧凿般俊逸的面容满是潇洒的笑意。
姜思乐原本安安稳稳地坐在马车上,无聊的托着下巴发呆。
听见阿义时的话,她面上划过一丝欢悦。姜思乐掀开帘子,外面的草地郁郁葱葱,昨日刚刚下完一场小雨,润物无声,将草树木都清洗了一番,更显得春日里生机勃勃。
马车渐渐的停了下来,他们已经到了这次的目的地。
泰山附近的地带多丘林,少有能跑马的好地方。
不过这次,有一位祖籍就在泰山的小道士告知了他们一个好地方。
那地方少有树林,而多草地。虽说平地并不大,但让他们骑在马上跑上几圈确实足够的。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这样轻松快乐的生活,似乎只在古时出现过。
不论是诗经,抑或是论语,其中多有潇洒悠闲的春游。
自从得知了在泰山附近有这样的一番地方,姜思乐就来了兴致。
这次也是趁着早春,就兴冲冲带着诸人去这草地跑马游玩。
也算是冬日里在家中憋久了,大家都云集响应,想要出门游耍一番。
尤其是以乌骑为主的一群人,前些时期由于大夏与青夷交战频频,姜思乐也叮嘱他们多加注意安全。
她相信这几人的武力,但也不愿这些人遭到欺辱,同时也害怕再闹出什么事端来。
这些人也是在家中拘束久了,都是在草原出生的汉子,谁不愿骑着马驰骋在草原之中呢。
如今姜思乐虽然无法让他们回去,也想让他们难得的舒活舒活筋骨来。
乌骑平日里除了沉迷于烈酒之中,就是一个人去山林中打猎。他的性子很独,从前他是对那些兄弟们有着责任,如今人人都安全了,他反倒更加孤僻了。
阿义时总是拉着他一起去城里游玩,他们两个人的大夏语在这群人中算是最好的几个之一。
与他们两个相反,姜思乐更多的时间更愿意宅居在家。
看看古籍书画、品一品前朝的诗词歌赋,还有这些士子们新写的诗文。
桃树下烹茶闲饮,和亲近之人通通书信,从红衣卫的口中听听八卦闲谈、朝中动向。但多数时间,姜思乐其实不过是听个乐子罢了。
前些日子养的一直白兔长大了,姜思乐让阿义时将它放回山林之中。
原先她还打算养上一只大犬,就当做看门犬。
可从道观后山捡到的那只幼犬见到这竹苑里的人就汪汪直叫着,那叫声从姜思乐抱着幼犬进门之后,就没有没有停过。
听着让姜思乐都心疼它的嗓子。
于是养狗的事情也就告吹了。
这还让姜思乐十分的不情愿。她总是怀疑是不是这群男人在背地里凶狗狗,那嘶吼的声音和畏惧的模样,让她瞪了所有人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