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氏竟然都没有组织起十万大军,与明军正面一决雌雄?
黎浚心里也很苦啊,都是被大明天子给骗了,本以为明年才会开战,所以根本没来得及组织起十万大军,就兵败如山倒了。
更惨的是刘定之、林聪、叶盛等人,他们正在给太子授课,讲的还是仁宣二帝如何开创大明盛世,结果讲到一半,司礼监掌印太监王诚亲自来向皇太子报喜。
这下尴尬大了,宣庙与三杨口中带给大明巨大负担的安南,不到三个月就被当今天子给征服了。
就连皇太子都向刘定之、林聪、叶盛等人问出了心中疑惑:“敢问各位师傅,既然安南如此不堪一击,叔皇只用不到三月就能将其收复,那当时祖父宣庙皇帝又为何要听信杨士奇等奸佞之言,无故弃地求和呢?”
刘定之等人都被问住了,以前还可以说,宣庙弃地是因为安南太强大,但现在事实就摆在眼前,还能说什么呢。
无能就是无能,软弱就是软弱,在事实面前,再多的狡辩都是苍白无力的。
朱见深指指王诚:“你是司礼监掌印太监,你来回答本宫的问题。”
王诚也不客气,躬身回道:“宣庙爱养百姓,不愿为了外藩之地而劳民伤财。
当今圣上目光远大,心怀四海,不愿为了一时安逸而遗弃汉土,致使后世子孙作捶胸顿足之叹。”
王诚的话,翻译一下,就是阴阳怪气地指责宣庙是爷卖崽田心不疼。
刘定之等人都能听明白王诚的意思,但是又没办法出言指责,至少人家明面上不仅没有骂人,还夸奖宣庙爱养百姓呢。
朱见深极为聪慧,也能听得出王诚的话外之意。毕竟对于安南,大明一共就两个观点:一个是宣庙的外藩疆土取之无用论,一个是当今天子的汉土尺寸不可弃论。
两个完全对立的观点,一方胜利,就意味着另一方的失败。
而朱见深,虽然整天被刘定之等人围绕,但实际上却更倾向于自己叔皇的汉土尺寸不可弃论。
但朱见深毕竟年纪幼小,还考虑不到更深的层次。
朱祁镇就不一样了,在得知安南投降的消息后,先是呆愣半晌,然后便在自己宫中大砸大摔起来。
虽然收复失地是好事,但自己可被坑傻了,刚刚替太子娶了个安南公主,正洋洋自得没几天,结果好好的太子正妃就变成了亡国公主。
说好的安南十万大军做太子坚实后盾呢?
现在好了,让满朝文武如何看?
不论自己如何失败,朱祁镇都没有灰心,毕竟还有太子这个希望在。但是被自己自作聪明这么一搞,太子也被坑得够呛。
大臣们会支持一个娶了亡国公主做正妃,父皇还是社稷罪人的皇太子继承大统?
想毁婚,自己弟弟明显是不可能允许的。
朱祁镇突然想到,朝鲜还将公主塞给了太子做侧妃,这朝鲜不会也要亡国吧?如果朱见深一下娶了两个亡国公主,估计他自己也没脸再做皇太子了吧。
一石激起千层浪,几家欢喜几家愁。
到了下午,朱祁钰又追加了诏命,由英国公祭告太庙,然后先去长陵,向太宗报喜:曾孙祁钰恢复了太宗的事业,将来彻底稳固住对安南的统治,这一功绩,曾孙与太宗共享之。
祭完长陵,英国公再去景陵,为当今天子做了收复安南这一不孝之事向宣庙告罪。
另一道诏命,令百官向皇太子朝贺。皇帝这边,百官就不用来了。
朱祁钰没兴趣在百官面前得瑟,而是选择了约见黎叔林,开始着手安抚安南人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