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土木堡之变,大家还能站出来声援一二。但坏就坏在土木堡之变上了。
土木堡的惨败,证明了宣庙和三杨的弃地求和国策简直错到离谱。
三杨对瓦剌那么好,不仅没能用孔孟程朱的道德礼教感化瓦剌,反而养出了一头张着血盆大口的怪物,最终差点把大明咬死。
大臣们也想站出来和皇帝辩论,但架不住三杨做的事情实在不占理啊。
大臣想和皇帝当面掰手腕,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完全占据了大义名分,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想跟皇帝玩个无理搅三分,那纯粹是嫌死的不够快。
于是大臣们诡异地安静至极,就这样怔怔地看着三杨族人挨个被斩首。
整整砍了一上午,就着血流成河的场面,朱祁钰高声询问道:“寡人决意收复安南,有谁反对,请站出来。”
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噤声不语。
没办法,在收复安南的问题上,大义名分在皇帝手中。
皇帝的意思很明显:谁反对,谁就不是汉人。你非说安南不是汉人的领土,那我就只能送你去北边了,你当蒙古人去吧。
《汉书》里明明白白写着安南是大汉的领土,你抬杠没有用。唯一的办法就是去做蒙古人,或者去当女真人也可以。
见百官还算老实,朱祁钰继续问道:”寡人要打造水师,再下西洋,开放海关,减免商税。
谁赞成?谁反对?“
此话一出,大臣们终于有反应了,开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
首先减免商税是没什么人反对的,只要皇帝不嫌自己的钱不够,大臣们是没什么意见的。
在这个问题上,大臣们摸着良心讲,还是不得不认可朱祁钰的。
就比如每个皇帝登基之后,都会立即开始修建陵寝。恭让皇帝光修陵寝就了六百万两。
而朱祁钰执意拒绝修建陵寝,光这一项,就相当于给朝廷省了六百万两白的银子。
皇帝都做到这份上了,你还硬说皇帝不是真心为了朝廷、为了大明着想,那就没有意思了。
大家对皇帝不喜欢归不喜欢,但做人也不能睁着眼说瞎话啊。
百官的关注点,都集中在开放海关和重启西洋贸易上了。
但开放海关和重启西洋贸易还不完全是一回事。西洋贸易可以完全由官方经营,而一旦开放海关,民间便也可以参与了。
这时候周忱率先出班启奏:“敢问圣上,具体要开放哪些海关?这些海关如何收税?商税又如何减免?”
朱祁钰回道:“先在山东、浙江、福建各开一关试试。先要进行试点,然后再逐渐全面放开。
前期,为了鼓励商人参与西洋贸易,海关就暂时先不收税了。
打造船队、建设水师,由内帑出钱。船队进行西洋贸易赚的钱,统一由户部支配。
户部得到这笔巨额收入之后,在国内减免商税,并进行徭役改革。以后由官府出钱雇工,不再强行摊派徭役。
不过这都是大工程,没有寡人说的这样简单,还需要各位爱卿肯与寡人同心协力,共创中兴盛世才行。”
说罢,朱祁钰又补充道:“一旦海外贸易进入正轨,朝廷收入增加,寡人还会为众爱卿大幅增加俸禄,并进一步增加减税免役的特权。”
大臣们闻言,在下面讨论的更加热烈。
虽然开放海禁、再下西洋的小道消息已经传了很久,但第一次听到皇帝在大朝会上,当着百官的面前正式宣布,百官们还是有不小的反响。
朱祁钰也不劝阻,就任由百官讨论。
为何朱祁钰会如此胸有成竹,首先,礼部不会反对,因为礼部官员在兵变中几乎死没了,职位都还压着没有补充呢。
其次,户部不会反对。下西洋的成本由皇帝内帑拨付,赔了算皇帝倒霉,赚了钱全部归户部,世上竟然还有这种好事,户部尚书沈翼恨不能举双手双脚赞成。
(本章完)